红汤里的岁月香——罗宋汤的故事与家庭制作(图)

作者:雅清 发表:2025-07-17 21: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俄式酸菜牛肉汤——борщ
俄式酸菜牛肉汤——борщ(Borscht),罗宋汤。(图片来源: Adobe stock)

罗宋汤,这款色泽浓郁、酸咸相宜、牛肉软烂的汤,从寒冷的俄国走上了上海餐桌,再到今天的全中国家庭厨房里,受到很多人喜爱。

罗宋汤(Russian Soup)其实就是俄式酸菜牛肉汤——борщ(Borscht)的中文译名之一。早在19世纪末,沙俄商人、工程师、传教士以及白俄难民陆续来到中国东北和上海,也把这道家常汤带入了中国。

有趣的是,“罗宋”一词是“俄罗斯人”(Russian)的粤语音译,最早在广州、香港流行开来,后来传到上海,就成了西餐厅菜单上的常客。

传说在上海最早做出“中式罗宋汤”的,竟是一位在法租界工作的广东厨师。他因为找不到甜菜根,用番茄勾兑了一锅,反而意外被法国家庭大为称赞。从此,番茄版罗宋汤横空出世,一举走红。

就这样,随着中国厨师的本地化改良,原本重甜菜根和酸奶油的正宗Borscht,渐渐变得更加中式——西红柿替代了甜菜,土豆、圆白菜、胡萝卜和番茄酱成为主角,入口不再刺酸,而是酸中带甜,油而不腻,老少皆宜。可以说,今天的“罗宋汤”,其实早已是中国味的“国际联名款”。

别小看这红彤彤的一碗,营养可是极其均衡:牛肉提供蛋白质与铁,西红柿富含番茄红素,圆白菜清热润肠,土豆与胡萝卜则提供复合碳水与膳食纤维。再加上一点点黄油或橄榄油的脂肪平衡,堪称是一碗“有温度的营养配餐”。

它特别适合体质虚寒、脾胃虚弱的人群,冬天喝暖胃,夏天喝开胃。长辈可以以浓汤配软面包,年轻人喝它,既能饱腹又助消化。

还有个有趣现象是:不少人小时候在外婆家第一次喝到罗宋汤,却误以为是“改良红烧牛肉汤”,长大后才知道原来它的“出身”。这碗汤在中国人餐桌上逐渐“去洋入中”,到今天,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它是外国货——这也正是一种文化的“胃口融合”。

自制罗宋汤的做法(家庭版)

食材(4人份)

牛腩400克(切块)

西红柿2个(切丁)

番茄酱2大匙

土豆1个(切块)

胡萝卜1根(切片)

圆白菜(卷心菜)1/4颗(切丝)

洋葱半个(切丝)

黄油1小块(可用橄榄油代替)

盐、黑胡椒、月桂叶适量

番茄汁或清水800毫升

糖1小匙(提酸味)

做法

1.焯水牛肉:牛腩冷水入锅,煮开后去血沫捞出备用。

2.炒香底料:锅中放黄油,加入洋葱炒软,加入西红柿、番茄酱炒出红油。

3.炖煮主料:加入焯过水的牛肉块,倒入番茄汁或清水,加入月桂叶、糖,盖锅小火炖约40分钟。

4.加入配菜:再加入土豆、胡萝卜,煮20分钟;最后放圆白菜,再煮10分钟。

5.调味完成:加盐、黑胡椒调味,炖至牛肉酥软,蔬菜入味即可出锅。

可搭配面包、米饭或意粉食用,冷热皆宜,尤宜深夜加班回家后,或湿湿的雨夜来一碗,暖心又开胃。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