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家子和啃老族的根源是什么?“周而不比”告诉你(图)

发表:2025-07-04 10:3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周而不比
看一个人有德还是无德?就看“周”和“比”(图片来源: Adobe stock)

在现代社会,“败家子”和“啃老族”现象越来越普遍。很多人把原因归结为社会压力、家庭溺爱或个人懒惰,但其实,早在古人的智慧中,就已经揭示了深层的根本原因。下面通过对《论语》相关章节的解读,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忠信为周,阿党为比。小人比而不周。” 比,古音念“bì”。这一章是说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在《论语》中,君子与小人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就品德而言。君子是有德之人,而小人是无德之人。 另一种是就“位”而言。君子是在位之人,而小人是没有位的平民百姓。 这一章所说的君子与小人,是就品德而言。 怎样判定一个人有德还是无德?

关键在“周”和“比”

什么是“周”,什么是“比”?古注中有很多不同的讲法。比如,“周”就是公,“比”就是私,这是就公私而言;有的讲,“周”就是义,比就是利,像《论语》上也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是就义利而言; 还有的讲,“公”就是普遍,“比”就是偏党,这是就普遍和偏党而言。 李炳南老先生在《论语讲要》中,取的是公、私的说法。君子办事是为公不为私,而小人办事是为私不为公。 君子的修养是去私心,存公心,这就是“周而不比”,而小人所思所想都是自私自利,这就是君子和小人最大的区别。 “周而不比”,从有无私心上来区分君子与小人,也是分辨善行与恶行的一个标准。

元朝时,有一些学儒的人去请教中峰禅师。 他们说:“佛家常讲‘善恶报应,如影随形’,这种说法靠不住。因为有人作善,但是子孙并不发达; 而有人作恶,反而家道兴盛,所以善恶报应不符合事实。” 我们看到这句话,就知道这些儒生没有把经典学好。 为什么?因为善恶报应并不是佛家专有,在儒家经典中也有很多关于因果报应的论述。

比如,《大学》中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人人都喜欢追求富贵、财富等,怎样才能拥有财富呢? 就是要培养自己深厚的德行。 所以德行是根本,财富、权势、名声等都是枝叶花果,是外在的显现。 再如“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财货是以不正当的方式所获得,结果也一定会以不正当的方式败散掉。 所以,财富并不是赚到手、贪到手就属于自己,实际上为五家共有:如果钱财是贪而来,最后东窗事发,自己锒铛入狱,这是为官府所没收; 水灾、火灾等自然灾害,也会把不义之财焚烧、剽夺;盗贼专门敲诈、勒索、偷盗不义之财;不孝子孙也会把不义之财败散掉。

为什么现代出现很多“败家子”、“啃老族”?


当人福禄寿名不齐全时,就要反省自己是不是大德之人、厚德之人。(图片来源: Adobe stock)

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他们父辈的钱财来路不正,所以有这些“败家子”、“啃老族”败散掉。 所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的规律讲的也是因果。 《中庸》记载,孔子称赞舜王的德行时说:“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真正有德行的人,福禄寿名都齐全。 那么,当人福禄寿名不齐全时,就要反省自己是不是大德之人、厚德之人? 这也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在现实生活中,即使能做到小官位的人,都有一般人不具备的德行,比如能够顾全大局,或者心胸开阔,总之他有一般人不具备的德行。 而一些总是贫穷的人,往往也缺少某方面的德行,比如喜欢占便宜,喜欢想方设法偷、骗别人,正是因为有这种不良作风、品德,才导致贫的地位。 但是他们不知道自己贫贱的原因,还去四处乞讨,不靠自己的勤劳致富,结果越来越贫贱,再过十年、二十年后,仍然向人伸手要钱。 而那些有财之人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在用钱时非常大方,当他们知道别人有困难、有需要时,往往非常慷慨资助,所以越施越多。 古人说“千金散去还复来”,左手把钱花出去了,右手又把钱赚回来了,这同样是因果。

所以,古人看一个人不是看他现实享受很好,一掷千金,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就羡慕他。 而是再过十年、二十年,甚至看他的子孙后代,就知道这种人不值得羡慕。 “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惟天福善祸淫”,天道自然的规律,都给善良的人带来福分,给过分的人招致灾祸。

经典的智慧揭示,“败家子”和“啃老族”的根源,在于家庭和个人的德行修养。财富来路不正、只顾私利、不重德行,最终难免家道败落,子孙难以自立。相反,真正有德行、懂得公心、乐于助人的家庭,才能世代兴旺。



责任编辑:紫萌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