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故事历经时间流逝,可能会被后人所变更,甚至是曲解。(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白蛇传》是被大众奉为经典爱情故事而一度流传甚广的文学、戏剧、影视作品。其实在故事早期雏形和成熟时期,描述的并不是跟爱情相关的主题,恰恰相反,是警醒人们不要沉溺于情色,否则性命堪忧。
《白蛇传》最早的雏形是《清平山堂词话》第三卷记载了一则与蛇妖有关的故事:《西湖三塔记》。《西湖三塔记》讲的是临安府的一个后生奚宣赞在西湖边游玩,救了女娃卯奴。送卯奴回家后,却被卯奴母亲白衣娘子扣押住,准备结为夫妻。谁知这时手下又抓到了新的漂亮后生,就准备挖了奚宣赞的心肝来下酒。奚宣赞在卯奴的帮助下逃回家中,却又被捉回,幸得再次逃出。后来奚宣赞的叔叔,龙虎山的奚真人施展法术,使妖怪现了原形。原来白衣娘子是白蛇精,卯奴是乌鸡精,捉人的婆子是只水獭。于是真人在西湖造了三个塔,将三个妖精镇压在三塔之下。
《西湖三塔记》中的白蛇妖精并未与男主人公相恋,而只是想要结亲。故事发展到明末冯梦龙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奚真人的形象就被法海禅师代替了。许仙原为许宣,在金山寺,许宣误入法海禅室,高僧见其妖气缠身,知道他在西湖边被白蛇、青蛇附体。最后法海施法术让许宣明白了蛇妖害人的真相,并帮助许宣用金钵收了白蛇精,将其镇于雷峰塔下。
清以前的白蛇许宣故事并不是歌颂爱情的,讲的是高僧除魔济世的故事,同时告诫世人不可重色贪欲,人妖切不可同室而居。法海的形象完全是正面的——是济世救人的有道高僧。
中国古代有很多警戒人们不可淫逸的故事,男子如若贪色,很可能会招致蛇精附体,最后命丧黄泉。唐传奇《白蛇记》中,记载陇西盐铁使李逊的义子李黄,与一白衣女子尽欢三天后,全身化为脓水而亡,那女子即为一蛇精。
《白蛇记》中另一个故事是:凤翔节度使李听的次子李管任金吾参军,遇一白牛银车,两名女子骑白马伴行,李管情不自禁地尾随两女到其住所,香飘四溢,见到另一位绝色美女。回到家,李管便头裂而死。家人追查女子住所,只见一座荒园中有白蛇盘据,于是打死了白蛇。
清人黄图珌的《雷峰塔》(看山阁本)和方成培的《雷峰塔传奇》(水竹居本),把白蛇传警戒色欲、高僧降妖的故事发展成歌颂爱情的主题。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共产主义所谓反封建、反传统的个性解放思潮开始入侵中国。为中共捧脚的鲁迅和中共御用文人田汉在其文学作品中,把白蛇传的宗教话语和法海的道德角色全然扭曲,法海被歪曲成维护封建反动势力的总代表而遭挞伐,害人的蛇精却被塑造成一个摒弃传统的“新女性”。
在众多大陆人心目中,法海至今仍是被批判和讨伐的负面形象。更加让人痛心的是,中共的影视文学作品毫无底线,暴戾、色情、权谋、宫斗、商诈比比皆是,娱乐至死、情色至上、全民贪腐已经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很多人习惯用党文化的思维去套用在古人身上。只有摒弃中共灌输的变异思想,找回传统的道德理念,才能看到古人流传下来的经典中的真相。
参考资料:洪楩:《西湖三塔记》、冯梦龙:《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金山寺志》、赞宁:《宋高僧传》、梦花馆主:《前后白蛇传》、维基百科
责任编辑:盈缮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