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不解体 再次大饥荒无可避免(图)

作者:陈静 发表:2025-05-07 09:1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大饥荒 
大陆大饥荒(图片来源: 公用领域/ 张又普)

曾自诩为“粉红经济学家”的中国知名学者——卢麒元,2024年公开表示:中国极有可能爆发一场连续三年到五年的严重的粮食危机

一旦爆发,这场危机将非短暂波动,粮价将暴涨至令普通民众难以承受的程度。

他更进一步警告,如果当局没有及时因应、调整政策,这场危机恐怕将重演上世纪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幕——大饥荒。

那是一段几千万人因饥饿而死、无数家庭分崩离析的国殇记忆,如今竟被再次提起,不禁让人心头一紧。

令人错愕的是,卢麒元过去一贯立场亲官方、极力维护中共经济政策,甚至长年以“唱好中国”闻名于学界与社交媒体。他的立场转变,究竟是出于良知觉醒?还是他已从体制内部嗅到了不可言说的危机?

这场粮食危机,真的有可能发生吗?背后的风险与隐患有哪些?

据一些独立观察者与农业专家指出,中国的粮食问题其实早已有迹可循。表面上,官方年年强调“粮食连年丰收”、“耕地红线守住”,但实际上出现粮食危机的因素真的不少:

耕地减少与污染严重:随着城市扩张与工业化深入,优质耕地大量流失,加上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严重,不少农地实际上已无法种植可食用作物;

农业依赖进口:中国长期依赖从美国、巴西、乌克兰等地大量进口玉米、大豆、小麦等基础粮食,一旦国际局势变动(如战争、制裁、航运危机),供应链将受到严重冲击;

极端气候频发:从南方洪水、华北干旱、到春季霜冻与夏季高温,中国各地农业频遭天灾重创,粮食产量难以稳定;

政策失误与仓储腐败:部分地区出现“仓空粮虚”、“官报虚收”的情况,粮食储备帐面光鲜,实际却空壳一堆,一旦需要应急调配,根本拿不出粮。

除此之外,还有社会层面的隐忧:疫情以来,失业率飙升、工资停滞、居民储蓄枯竭,若粮价再度高涨,极易引发社会不稳与群体事件。当粮食不再是“基本盘”,而成为压垮生活的最后一根稻草,中国的底层社会可能陷入更加严峻的困境。

更没想到的是,紧接着中美贸易战又升级了!这不光是两个大国在吵架,更是直接烧到了我们老百姓的菜篮子里。

吃草时代?中美贸易战烧到了我们的餐桌!

不断升级的关税战,无所谓吗?怎么可能,大豆涨了34%,玉米暴涨99%,猪肉飙到28块一斤——有人感叹,“吃草时代”来了。餐馆关门、物价飞天、钱包缩水。

2025年4月,川普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高达145%的关税,甚至一度喊到245%。中国当然不甘示弱,把对美国商品的关税从84%提高到125%,其中大豆加税34%、玉米加99%。

粮价暴涨:从关税到餐桌

为什么中美互加关税,结果变成咱们吃不起饭?

因为中国大量依赖进口大豆和玉米,主要来自美国;大豆不仅做豆腐豆油,更是养猪饲料的核心;玉米不仅是饲料,还做食用油和乙醇。

一加关税,进口成本上涨,油、肉、蛋、奶全涨。根据财经新闻,2025年4月:

豆粕(榨油后的残渣,主要饲料)突破每吨3000元;玉米到港价飙到2800元/吨;

猪肉在部分城市卖到28元/斤。

网友喊“吃草”背后的粮食危机

有人在社交平台上喊:“买不起菜了,吃草吧!”这话虽夸张,却反映了真实焦虑。

为什么粮食价格涨得这么凶?

中国大豆80%依赖进口,其中30%来自美国;玉米虽然进口比例不高(约10%),但国内库存低、产量不稳;一旦进口成本上升,国内供应难以填补空缺,价格自然暴涨。

巴西、阿根廷虽有大豆,但产量有限、运费高,短期内替代不了美国。

粮价高带来什么?通胀、失业、关门潮。

粮食价格只是第一个多米诺骨牌,背后的连锁反应更严重:通胀来袭:物价全线上涨,CPI可能冲到3.5%-4%,这是近年少见的高位;餐馆倒闭:原材料贵、利润被压,小店关门,大店裁员;失业上升:不仅是服务业,出口工厂也因订单减少而裁人;

收入缩水:工资没涨,菜价翻天,生活压力陡增。这阵仗,表面看是大国博弈,实则是老百姓先埋单。

外汇储备告急?

外汇储备问题也引发热议。有人说外储快没了,要吃草了?

其实目前中国外汇储备还有3.2万亿美元,依然是全球第一。问题在于:

人民币贬值,资本外流;出口下降,进口成本上升;粮食、能源采购压力大。

吃草时代?情绪化说法背后是结构性问题。“吃草时代”是夸张吗?其背后藏着中国经济深层的问题:

对进口农产品依赖太大;消费力不足,信心疲弱;青年失业率高,内需乏力;地方财政紧张,欠债超60万亿。这些都是结构性问题,而贸易战只是加速暴露了这些矛盾。

硬钢关税,是策略还是豪赌?

利用关税倒逼国内农业升级、提升粮食自给率。

但问题是:短期内百姓苦,通胀高;替代供应链难以快速建立;中国经济已经承压,再加一拳,可能伤筋动骨。

川普最新喊话:中国有90天时间来谈判。中国态度强硬,说这是“数字游戏”。两边都在试探底线,谁都不想先认输。

未来会怎样?咱们老百姓咋办?

接下来可能有三种局面:谈成了:关税降,粮价稳,压力缓;谈崩了:价格再涨,失业再升;边谈边拖:形势不稳,百姓更焦虑。

政府的应对措施可能包括:释放粮食库存;补贴菜价、发放消费券;投资农业科技,减少对进口依赖。

看来老百姓确实要勒紧裤腰带了。

说了这么多,我们最不能忽略的就是中共的体制给来百姓带来的灾难。比如疫情期间,有的住户家里没粮了,要去隔壁或对门兑换一下,但是这是不被允许的,说是怕被传染如何让如何让。在疫情的三年里,有多少人饿肚子的,那时候不是超市里没粮,而是人为管控的太紧,甚至孩子奶粉没了,都不能出去买如何如何,擧不枚举。

中共不倒,饥荒无可避免

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是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在自己的书《贫困与饥荒》出版后不久,森听闻了中国1958年至1961年大饥荒的报导。

他总结中国1958-1961年的大饥荒,三年间并未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属于正常年景;饥荒也并非由粮食生产能力短缺造成,而是以大跃进为引,各级地方政府为了填补粮食亩产虚报的“坑”,而强行征购或夺走农民的口粮所致。由于专制制度下缺乏监督、层层欺瞒等原因人为造成资讯不畅,饥荒开始蔓延时,连最高领导人“都懵了,不明所以”;而在饥荒严重时,中共政府仍然大量对外援助粮食,并掩盖饥荒事实,拒绝外国援助。

那段悲惨的大饥荒,已经成为历史(虽然是中共希望人们遗忘的历史),但造成大饥荒的制度问题却并没有完全成为历史。中国饥饿问题的解决依赖于经济开放和市场松绑,然而近年来的趋势,却与此二者背道而驰。政府试图将控制的触手伸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但却没有与之匹配的决策能力,更缺乏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在专制集权的体制下,领导人一时兴起搞运动,各级政府只会上行下效,而不会在乎政策的实际效果;当出现问题时,政府工作人员会选择解决提出问题的人,而不是解决问题;人道危机会被管控而不是揭露处理。这些制度方面的隐患,在经济下行财政紧张的背景下,一旦爆发则非同小可。

这样看来,大饥荒在中共国,再次爆发的概率还很高,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共的体制造成的,中共不倒,饥荒无可避免。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