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大楼(图片来源:J. David Ake/Getty Images)
被媒体(The Sunday Times)誉为秘密机构非官方历史学家的韦斯特(NIGEL WEST)将出版新书:《中国间谍:北京的间谍攻势》(China’s Spies:Beijing’s Espionage Offensive)。作者一如过去所专精,再次揭露中国对美国的间谍工作,只是这回是从以往大家熟知共谍游走的商业、学术领域,转而聚焦美国中央情报局(CIA),作者认为,这表示中国国家安全部(MSS)的对美渗透模式已出现根本性变化(一路走向进攻型间谍:Espionage Offensive)。
中国间谍渗透美国早是公开的秘密,根据美国联邦调查局2020年报告,在当时总计近5000起的反间谍案中,就有约莫一半是和中国有关。只是过去以来,中国间谍活动主要集中在监视中国海外异议人士、西藏和台独份子,乃至维吾尔人和法轮功信徒,且倾向招募华裔,并对直接搜集当地国政治情报较为回避;另外就是有具解放军背景的间谍,会从事窃取商业技术,再将情报提供给其他公司以赚取金钱的案例。而“商业间谍”之后再有进阶,例如他们还曾透过在地职员窃取核武试爆数据,又或者伪装成游客偷拍军事重地。
2019年,当相继有中央情报局官员Ron Rockwell Hansen、Jerry Chun Shing Lee被控向中国传递机敏资料,分别被判处10年、19年监禁,则透露了中国对美情报工作,恐怕早从商业、学术、监视海外异议人士,转而侵入美国国家情报核心。过去因为共谍“量”的惊人引人侧目,如今这一质变更让人不得不心生警惕,因为这无疑说明了中国要在美国本土进行破坏,已非遥不可及。
今天之前,为什么尽管中国对美国的挑战日益严峻,美国国安系统仍视俄罗斯为首要威胁,很大原因,即在俄罗斯对美国的渗透工作,几达有能力操控社会暴动、破坏基础设施,甚至可针对特定对象密谋暗杀的程度,那么,中国起步(时序上正是自习近平领导中国开始)并成功渗透CIA,对美国国土安全的冲击,便是急起直追俄罗斯了。
本世纪初,美国智库CSIS曾对中国在美的间谍活动有过一系列分析。一来,间谍活动的增加,显示中共对美政策的敌对性不断升高,二者,除传统上在当地招募“特工”,中国也愈来愈青睐骇客攻击,不只如此,在其惯用的非常规手法中,最常见的就是在特定军事设施周边购置房产。根据CSIS对当时中国间谍数量和背景的分析,得出数据如下:49%的事件直接涉及中国军方或政府雇员;41%为中国公民(间谍活动参与者);10%为中国官员在美国招募的美国人;46%的事件涉及网络间谍活动;54%的事件是为获取商业技术;29%的事件是为取得军事技术;17%的事件旨在获取有关美国民间机构或政客的资讯。CSIS之所以研究这些模式,用意无非借此辨识它背后的意图。
那么,美国人怎么可能不问今天中国如此积极渗透CIA要做什么?以及渗透后能做什么?可以想见,其后隐含的国安危机,当然更胜过去的商业、学术、骇客入侵,甚而直达俄罗斯、伊朗间谍的危险程度。这也是韦斯特出版《中国间谍:北京的间谍攻势》特别提到的,中国尽管因南海扩张、对香港政治打压、对澳洲贸易对抗,在外交上显得咄咄逼人,实则它对美国真正的威胁,还在于那未被端上台前的隐密层面──间谍活动。韦斯特更认为,美国政府将美中关系视为21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考验,关键就在“中国隐形的间谍活动”已成为近年来最严重的事态发展之一。
近日,台北地检署在侦办共谍案时,约谈了国安会秘书长吴钊燮担任外长时期的助理何仁杰,北检向法院声请羁押禁见获准,虽详情待查,但这已显露中共对台渗透的着力(另有民进党民主学院前副主任邱世元及新北市议员李余典前特助黄取荣疑涉共谍案),不只在量的增加、面的广泛,亦如同美国的境遇,也有来自“质”的变化。
而这一间谍“质变”的过患,除了直接涉及国家安全问题,“间谍活动”更会经常同步对民主国家带来结构性的破坏,因为没有任何一个民主国家可以在任何其他国家的“隐藏监控”下保持良好发展。如果美国人对能否阻绝中国不断扩张、深入的间谍行动感到担忧,“何仁杰等案”对台湾来说,自然也不能小看。
(本文为《上报》独家授权《看中国》,请勿任意转载、抄袭。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