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4日,美国爱荷华州的一个农场在收割大豆。(图片来源:Joe Raedle/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4月9日讯】(看中国记者路克编译/综合报导)尽管美国新一轮关税上调势必打击对华出口,但中国预计将在4月至5月接收约300万吨美国大豆。四位知情人士向路透社透露,这批大豆主要由国有企业中国储备粮有限公司(中储粮)采购。尽管中储粮可能需承担较高关税,但在来自巴西的廉价大豆竞争压力下,这些大豆可能只能在国内市场上以折扣价格出售。
“一旦采购完成,取消订单或出现重大问题的可能性很小。”一位在中国运营油籽加工厂的国际贸易公司新加坡籍贸易商指出。“但这批大豆所产生的关税将完全由企业自行承担。”
尽管中储粮未回应置评请求,但该公司通常因美国大豆水分含量较低而优先采购用于储备。美国是全球第二大大豆种植国,而中国则是最大进口国。当前不断升级的中美贸易战正对全球农作物流通构成威胁。
美国人口普查局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向中国出口了价值128.4亿美元的大豆。在美国总统唐纳德・川普(特朗普)3月初宣布新关税后,中国随即对美国大豆征收10%关税。路透社根据Kpler数据显示,未来几周将有超过30批次、约200万吨大豆需缴纳该税。
关税升级引发成本激增
随着美国于4月2日对华商品加征关税,中国于上周五反制,对所有美国产品加征34%关税。据Kpler数据估算,有15艘载有约80万吨大豆的船只将在5月13日后抵达,因此总计将面临44%的关税。
截至3月27日,在截至2025年8月的销售年度中,中国仍有近60万吨美国大豆订单尚未发货,是否最终交付仍不确定。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中国大豆进口量创下1.05亿吨新高,其中巴西供应占据主导地位。预计第二季度巴西将向中国出口创纪录数量的大豆,而该国今年的大豆产量也有望创下历史新高。
政治博弈持续升级,民众承压
据《卫报》报道,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从1月川普总统首次提出的10%,迅速攀升至104%。中方对此强烈谴责。外交部发言人林坚表示:“面对挑战,我们绝不退缩。”商务部也表态称,中方将“坚决斗争到底”,并承诺采取进一步反制措施。
政治分析人士担心,这种针锋相对的态势可能引发“竞相压价”,最终推高物价、拖累全球经济。虽然中国经济自身亦面临挑战,但在贸易战问题上,北京显然不会轻易让步。
Enodo Economics首席经济学家戴安娜・乔伊列娃指出:“对于习近平主席而言,面对川普的最新施压,唯一政治上可接受的回应是:奉陪到底。”她还表示,美国民众对加征34%关税已感意外,若中国此时示弱,政治代价难以承受。
过去几年,中国逐步扩大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减少对美依赖。2018至2020年,巴西对华大豆出口比2015至2017年平均增长超过45%,而同期美国对华出口则下滑38%。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还可能采取其他非关税反制措施。有民族主义博主指出,中国可能暂停与美在芬太尼问题上的合作、调查美企知识产权收益,甚至限制好莱坞影片在华上映。这种民间抵制曾在2017年对韩国乐天集团造成巨大冲击。
尽管如此,贸易战同样给中国带来压力。大陆和香港股市均有下跌迹象,内需提振乏力,仍是北京目前的主要短板。
中国问题专家比尔・毕晓普在简报中写道:“我从未如此悲观看待中美关系的未来。”他指出,贸易联系是两国关系的关键纽带,若这一纽带断裂,其他领域或将承受更大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