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乍都乍地区一栋建筑倒塌(图片来源:Lauren DeCicca/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4月1日讯】3月28日,缅甸曼德勒发生了规模8.2的强震,震波蔓延至周边多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泰国曼谷的审计署大楼在此次地震中垮塌。最为震惊的是,这座大楼由中国的“中铁十局”承建,并且它竟成为曼谷在此次地震中唯一倒塌的高层建筑。
建筑抗震设计缺陷:设计不合理与结构脆弱
首先,这栋大楼的倒塌暴露了其在抗震设计上的重大缺陷。根据官方解释,倒塌原因是因为混凝土强度尚未达标,但这一解释难以成立。根据建筑工程标准,当大楼封顶并完成结构时,混凝土的强度应该达到设计要求。因此,混凝土强度未完成的说法显然不能解释倒塌的根本原因。
该大楼使用的是“核心筒”加无梁楼板结构,这种设计在高层建筑中十分常见,理论上应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然而,从倒塌过程来看,大楼的核心筒结构显示出明显的脆弱性,这也证实了设计上的问题。这一设计形式可能未能充分考虑到强震的情况,尤其是震波到达曼谷时强度已经显著降低,仍然未能抵挡住这一冲击。
中国企业建筑质量问题:成本控制与施工监管缺陷
中铁十局作为承建商,其在国内外承建的多个项目中都面临质量控制问题。此次曼谷审计署大楼的垮塌,恰恰是中国企业在海外项目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隐患之一。中国企业的建设项目往往受到成本控制和工期压力的影响,可能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做出妥协,忽视了建筑安全的根本要求。
在这栋大楼的建设中,施工过程中对材料选择、结构设计的审慎性以及质量把控的疏漏,都有可能导致了其在地震中的脆弱表现。这些问题显示出中国企业在处理海外工程项目时,往往未能根据当地的特殊地理环境和抗震要求进行精细设计,从而导致了安全隐患的累积。
泰国建筑监管失效:对外来承包商监管不足
泰国在2007年后要求所有新建高层建筑具备抗震设计,但对于过去建设的高层建筑和外来承建商的监管却存在疏漏。此次审计署大楼的垮塌显示出,在面对外来企业,尤其是中国企业时,泰国建筑市场的监管存在明显不足。当地政府未能有效监控承包商的设计与施工质量,导致外来承包商在项目中存在设计上的重大缺陷。
此外,虽然泰国的建筑法规要求高层建筑具备抗震设计,但并未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且持续的监管。这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承包商在建设过程中为了降低成本而做出妥协,最终影响到建筑的整体安全性。
结构设计与施工中的漏洞:无法承受地震冲击
从结构设计角度来看,审计署大楼的垮塌过程显示了结构上极为明显的脆弱性。根据网络上流传的倒塌视频,初期倒塌的部分为大楼的混凝土飞檐结构,随后结构的倒塌从上至下迅速蔓延,显示出整体结构在面对震波时的抗震能力远低于设计要求。
这一倒塌过程表明,大楼的抗震设计并未充分考虑到地震引发的冲击力,尤其是在地震震中远离的情况下,依然无法抵抗震波的传递。这反映出设计过程中的风险评估不足,未能针对可能的极端情况进行足够的准备。
对中国企业建设质量的警示与反思
从此次审计署大楼的倒塌事件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建筑设计和施工中的问题,还应该反思中国企业在海外承建项目中的质量控制与监管问题。这起事件警示我们,在承包国的监管机构缺乏有效监控的情况下,外来建筑企业可能为了降低成本而忽视建筑安全,最终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无论是设计、施工还是质量把控,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建设质量应该引起更大的关注和讨论。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来源:上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