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排座位間距有些怪異。(圖片來源: 视频截图 )
如今中國政壇與天空,都同時出現了「一分為二」的異象。可以説一個在地上一個在天上,兩個太陽的天象正在應驗。
全運會廣州合影曝兩個「核心」?
習近平與張又俠在廣州全運會的合照引起了輿論熱議。第一排座位,習近平坐在正中,右邊是張又俠,左邊是李鴻忠。如果張又俠沒「在位」,他是不好意思坐在那個位置上的。
有分析認為,這張合影暗示了權力的重新分布,被特意留出的「兩個半人的距離」,角度稍微側轉一下,看起來很像是分庭抗禮的兩個「核心」。看出兩個人既有距離,又在同一個高度。
對比2017年第一排高官合影
當時各位領導人座位緊湊,幾乎沒有明顯間隔,展現出明朗的權力秩序與團結感。然而,這一次的合影卻詭異得令人注意:第一排座位之間的間距出現明顯不均。習近平與右側的張又俠、左側的李鴻忠之間,間隔都達到大約兩個半人的距離;張又俠與右側的諶貽琴,也維持了相似的「兩個半人」間距;而李鴻忠與左側官員之間,間隔僅約一個半人,其餘官員之間的間隔亦大致如此。諶貽琴與右側官員之間同樣維持約一個半人的距離。
如此異常的座位拉開,無疑是微妙的政治信號。尤其是習近平與張又俠之間的距離,彷彿將兩人的關係寫在了第一排:既在同一高度,但保持明顯距離,既突顯互相制衡,又暗示彼此存在不可逾越的界限。如果坊間傳聞屬實——自去年7月三中全會後,習近平在軍權上可能已受限制,而軍方迫於某種內部壓力仍暫時維持其軍委主席名義——那麼,這張合影中兩人選擇如此間距就有了合理解釋:表面上維持統一象徵,實則暗藏軍權微妙分立。
此外,從央視畫面拉長鏡頭觀察,這種座位安排還營造出一種視覺錯覺:張又俠與習近平在畫面中同樣突出。這或許也在暗示,張又俠在軍中擁有特殊地位,足以與習近平平行而立,象徵其不容忽視的軍事實權。
代表們今年表情冷淡
如果進一步對比2017年與2021年的合影,習近平當時受到的熱烈歡迎和笑臉環繞明顯多於此次。此次表面上依然維持禮節,但代表們表情冷淡、缺少笑容與熱情,無形中反映出活動氣氛的微妙變化。蔡奇的缺席,以及前排座位安排的詭異,似乎也在暗示一個未公開的政治現實:四中全會可能已達成某些權力安排,但仍未對外宣布。
簡而言之,前排座位的異常間距,不僅是鏡頭下的細節,更是中南海內部權力博弈的微妙寫照:表面團結,暗中微妙分裂;座位拉開,意味核心權力分立與未公開的軍權調整。
張又俠《新聞聯播》畫面被刪除事件
還有一件詭異的事,張又俠於11月9日現身廣州之前,11月3日,央視在的《新聞聯播》罕見播出了張又俠在軍委機關舉行「四中全會精神宣講會」的原聲講話。央視還給了張又俠非常突出的近景。
按照慣例,央視在報導中央軍委副主席的時候,都是使用字幕來轉述或是使用配音。只有習近平的畫面才會保留原聲。
對此,外界有兩種解讀:第一中説法是習近平非常信任張又俠,給了張又俠這樣特殊的露臉機會,而張又俠也趁這機會吹捧習近平;第二種説法是央視通過此異常報導來突出張又俠,宣告習近平已經失去了權力。
不過詭異的是,11月8日,這段有張又俠原聲的報導已不在央視官網上,疑似被悄悄被下架。網站換上了另一則「學習四中全會精神」的重播內容,張又俠講話的畫面,已經不見了。
時評人陳破空認為,「這次央視事後刪改,透露出一個信號:表面上看起來「團結一致」,但內部的畫面控制,已經出現混亂。雖然中共當局仍在極力維持表面上「安定團結」的假象。但央視事後偷刪張又俠講話的操作,凸顯了中共內鬥的詭譎。「
「國防部發布」低調放風 張又俠訪俄
2025年11月20日,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訪問俄羅斯,與俄防長別洛烏索夫會談。
這條新聞本身不長,但訊息量其實非常大,尤其是發布渠道與時機。以下從中共權力運作、軍權狀態、外交格局三個維度解析。
新聞由「國防部發布」而非新華社、央視首發,顯示刻意降級處理。
一般情況下:中央軍委副主席級別的外訪,通常應由:新華社通稿、央視新聞聯播、國務院新聞辦,或至少《解放軍報》重點位置發布。
但這次:首發平臺是微弱、技術性質的「國防部發布」微信公號;沒有「黨媒矩陣」同步鋪開;沒有配套政治表態(如習近平指示、理念共鳴等)。
此次張又俠出訪俄羅斯,預示著中共已經不是一個「核心」了,而是兩個「核心」了?爲什麽這麽説呢?廣州的排座位,已經給人們一個很清晰的展示了,中國有句老話説: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那在其位就將謀其政了,我們來看看去年張又俠去越南訪問的狀況可以進一步説明此觀點。
去年張又俠罕見以「准元首待遇」訪越 權力版圖正在重組?
2024年10月24日至26日,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應邀率團訪問越南。短短三天的行程,卻暴露出北京權力結構中一個前所未有的怪象。
按理說軍委副主席外交出訪,本屬中共重量級新聞;更何況越南方面給予的是接近國事訪問等級的規格:三軍儀仗、紅地毯、元首會見、黨魁親自出面。
但詭異的是:張又俠24日即抵達河內;越南媒體當天就頭版頭條強勢報導;中共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卻集體沉默到26日才發稿。
這不是疏忽,而是一種刻意的政治動作,一種「不能讓中國人知道、但又必須讓世界看見」的權力信號。
越南給張又俠的不是軍委副主席待遇
根據越南官方公布的行程:越共中央總書記蘇林親自會見;國家主席梁強單獨接見;總理範明政會談;國防部長潘文江全程陪同,這種接待等級,在中越關係史上極其罕見。對照之下:2023年軍委副主席何衛東訪問越南,頂多是國防部長出面,總書記與國家主席不會為軍委副主席出場。
但這一次,越共高層全部到齊,幾乎用「歡迎一個新君主」的規格來接待張又俠。
這釋放什麼訊號?越南、俄羅斯這類緊鄰中共政權的國家,向來對北京權力的內部變化極為敏感。
當越南選擇如此表態,實際上等於對世界說:「我們認可的這位,可能是未來真正的核心人物。」
張又俠成「第二個太陽」?
習近平掌權十二年來,中共體制首次出現:不可迴避的軍權分流,國際社會的暗示性承認,國內宣傳系統的失序。高層行程的高度不一致,「一國兩君」在天象裡叫做,「二日並照」,古籍認爲是:天下將分。
同時天上正在發生著同樣的事:成都、石家莊、北京接連出現「兩個太陽」;成都再現「兩個太陽」異象,古籍預言:天下有變,政權必動。
2025年4月21日,四川成都天空再度出現罕見景象,兩個太陽同時懸於天際。親眼目睹的市民震撼不已,形容太陽像是「突然一分為二」,全程約七到八分鐘,肉眼即可清晰辨識。
據當地媒體採訪,一位女子回憶說,當天太陽異常通紅,接近雲層時突然「裂」成兩個。穿過雲層後,兩個太陽依然保持部分重疊的狀態。
網友拍攝的影片顯示:前方的「太陽」較大,邊緣模糊,似在雲前。後方的「太陽」較小,邊緣清晰,被雲層陰影部分遮掩。
兩個太陽亮度相若,但明顯位於不同空間位置,並非簡單的折射光點。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在2024年9月8日也曾出現過一次同樣的「兩個太陽」奇像。短短半年內重現,引起外界熱議。
各地頻現「雙日」 從成都到石家莊 北京天象更密集
這並非孤例。近一年來,中國多地天空頻繁出現異象,呈現前所未見的密度與集中度。
石家莊也出現「東一個日、西一個日」:2024年12月4日,河北石家莊的市民拍到同時出現在東方與偏西方向的兩個太陽。拍攝者連連驚呼:「奇觀啊!兩個太陽!」這種在古代被稱為「二日並照」的天象,極為罕見。
北京的異象密集到罕見:日暈、幻日、日偏食輪番上演:2024年9月17日至22日,北京上空連續出現:幻日(多個太陽)、日暈(白虹貫日)、兩個太陽同時出現、日偏食
「幻日」與「日暈」在一年內可能偶見一次,但北京在短短几日內連續出現多重天象,有攝影師稱這是「從未見過的怪象密度」。
古籍解讀 太陽異象為「天戒」
中國傳統文化講「天人合一」,天象異變往往與政局相通。尤其是與太陽有關的異象,被視為對君主或執政者的重大警告。
古籍中説的對應像徵:「兩個太陽」=天下將分,政權不穩。《春秋》《宋史》《太平御覽》等古籍記錄:「二日並出,天下分。」
太陽象徵「君」。兩個太陽同時出現,被視為:天下將分裂、政權有爭、朝局不穩、新舊之變將起。
在古代,這種天象往往被解讀為「君權受挑戰」的徵兆。
「日暈」「白虹貫日」=兵變、動亂:古人認為白虹貫日為最凶險天象之一,象徵:武將擅權、兵變叛亂、朝廷動盪。《後漢書.五行志》曰:「白虹貫日,天下兵。」北京恰在政局敏感時段連續出現多次白虹、日暈,格外耐人尋味。
日食預示「失德」「亡國之兆」:日食在古代被稱為「日蝕」,「蝕」即被吞噬。《乙巳佔》李淳風曰:「日蝕,必有亡國死君之災。」古人認為日被蝕,是上天對「施政失德」的直接警告。
天象密集出現的時間點 恰在中國政局躁動之際
將時間線拉開來看,這些天象的出現幾乎都對應著:中南海高層權爭風聲頻仍;高層出事、被查、神隱的消息屢屢爆出;經濟、金融、地方債務告急;社會對未來普遍不安。
天象密度高、範圍廣,從成都、石家莊到北京……,形成一種「全國性警示」。
不少民眾感嘆:「兩個太陽出現,這不就是在提醒朝代要變嗎?」這就是「天垂像,以示警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