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國立自然史博物館(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維基百科/CC BY-SA 2.5/Eric Pouhier)
【看中國2025年10月22日訊】(看中國記者王君綜合報導)發生在一個月之前的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金塊被盜案件,日前因為盧浮宮博物館珠寶遭竊事件再次引發關注。有一名中國女子因涉嫌盜竊該館具有歷史與科學價值的黃金,在10月21日被起訴,警方指稱該案疑是一件有組織作案,正在進行跨國調查。
該起盜竊案發生於9月16日,其距10月19日發生的盧浮宮博物館珠寶盜竊案只一個多月。
10月21日,巴黎檢察院於一份聲明中指出,有一名24歲的中國女子在9月30日於西班牙巴賽隆納落網,她因為涉嫌闖入了法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且盜竊黃金而遭到逮捕。這名嫌疑人在10月13日被西班牙移交給了法國當局,她被控盜竊和犯罪共謀。
聲明中稱該女子於案發當日就已離開法國,而試圖返回中國,她被捕之時正試圖處理近一公斤熔化的金塊。
目前還沒有公開該女子的姓名、出生地和職業,但據媒體報導,警方指稱此案疑為有組織作案,目前正在進行跨國調查。
被竊金塊 蘊含不可估量的文化遺產價值
這次遭竊的物品,包括了1833年沙俄君主尼古拉一世(Nicholas I)贈送的俄國烏拉爾地區(Ural)的金塊、18世紀玻利維亞所捐贈的金塊、淘金熱時期來自於加利福尼亞的金塊,以及1990年發現的澳大利亞5公斤金塊。
據巴黎檢察官勞雷‧貝庫奧(Laure Beccuau)表示,將近6公斤的原生金遭盜,這次損失總額估為150萬歐元(170萬美元),不過他認為這些金銀的歷史及科學價值是「無價」的。
自然博物館的發言人於金塊被竊事件發生之時表示,竊賊自博物館的國家藏品中所竊走的幾件天然金樣本,其蘊含著不可估量的文化遺產價值。
原生金為一種金屬合金,含有天然未精煉的金與銀。
嫌疑人是一名中國女子
9月16日上午,博物館館長接到了1名清潔人員通知,稱在館內發現雜物,且展出的金塊也不見了。
經調查發現,博物館的2扇門遭用角磨機切割,且展櫃玻璃遭噴燈燒壞。並在附近還發現一些工具,其中包括切割機、螺絲刀、噴燈、供給噴燈的氣瓶,還有幾把鋸子。
由視頻監控錄影顯示,在9月16日淩晨1點,有一名嫌疑人進到自然歷史博物館,而在淩晨4點左右離開。
從手機追蹤顯示,該名嫌疑人是一位中國女子,她當天就已經離開法國,意圖逃至中國。她於巴賽隆納被捕之時,正在試圖處理近一公斤熔化的黃金。目前警方正在調查這是否為贓物的一部分。
在法國,有組織盜竊罪最高將可判處15年監禁。
盧浮宮珠寶遭竊
10月19日,盧浮宮珠寶遭竊,目前竊盜案嫌犯正在被追捕,被偷走的珠寶可能會遭迅速拆解出售。專家稱,只有少數罪犯可以完成此起大膽搶劫的任務。
藝術調查員亞瑟·布蘭德指出,這是法國歷史上最大的搜捕行動之一。這案件引起全球譁然和關注,同時也引發對於法國藝術品安全防護的水準嚴重質疑,特別是在現今犯罪集團越來越頻繁地把博物館作為目標的情況下。
法國內政部長洛朗‧努內茲(Laurent Nunez)說,這次盧浮宮發生的重大持械搶劫案,已暴露了法國博物館體系存在了較大的安全問題。
盧浮宮工作人員表示,珠寶在被盜之前,工作人員曾經多次警告博物館存在有安全性漏洞。一名盧浮宮安保人員向天空新聞表示,由於設備過時及人員大幅削減,他們已達到了保護此座舉世聞名的博物館所能夠做的極限。
法國審計報告表示,盧浮宮部分展廳只有約三分之一裝有監控攝像頭,其安全系統升級嚴重滯後。
日前法國文化部表示,有以下8件物品確認被竊:拿破崙三世(Napoleon III)之妻尤吉尼皇后(Empress Eugenie)的冠冕、瑪麗-艾蜜莉王后(Queen Marie-Amelie)和奧坦絲王后(Queen Hortense)珠寶套組冠冕、瑪麗-艾蜜莉王后及奧坦絲王后藍寶石珠寶套組一只耳環、瑪麗-艾蜜莉王后與奧坦絲王后藍寶石珠寶套組項鍊、法蘭西皇帝拿破崙(Napoleon)妻子瑪麗-路易絲皇后(Empress Marie-Louise)套組的祖母綠項鍊、瑪麗-路易絲套組的一對祖母綠耳環、尤吉尼皇后的大型蝴蝶結胸衣飾(胸針),以及被稱為聖物匣式胸針的胸針等。
蒙面竊賊總計盜走9件19世紀王室珠寶,但在逃離時遺落了尤吉尼皇后的后冠,也導致該件珍品受損。據羅浮宮網站至初,這頂后冠鑲有1354顆鑽石與56顆祖母綠寶石。
一名巴黎檢察官表示,此起膽大包天的竊案所造成財損估高達8800萬歐元。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