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對應著全身臟腑器官的穴位,日常刺激按摩,對健康有益。(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在傳統的中醫理論中,耳朵被人們看作是身體健康的晴雨表。據我國現存最早的經典巨著《黃帝內經》中記載的「耳者,宗脈之所聚也」,這裡所指的是耳朵匯聚了人體多條經絡,如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少陽膽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手陽明大腸經等等。
可以說耳朵對應著全身臟腑器官的穴位,通過日常刺激按摩,雖然沒有「賽人參」的說法這麼誇張,但對身體健康而言還是有諸多益處的。
經常按摩耳朵根,促進全身氣血運行。氣血不足的人,往往會出現頭暈頭痛、全身乏力、精神萎靡、面目蒼白、食慾不振、心慌心悸、低血糖等身體不適感。
通過按摩耳朵根可以起到輔助調節氣血的作用,讓氣血順利運行後,提升機體免疫力。尤其是每到寒冷的季節,手腳都冰涼很難被捂熱的人來說,堅持搓揉耳朵可以加速體內血液的流動,促進氣血運行,進一步達到活血祛寒的目的。
人體的經絡「通則不痛,痛則不通」。(圖片來源: 免費圖片 採實文化出版社)
可有的人說,為什麼在搓揉耳朵的時候很疼呢?正如《黃帝內經》中提到的「通則不痛,痛則不通」,也就是說,如果你搓揉耳朵根的時候感覺到明顯的疼痛,極有可能是「疾病」的狀態,如果經絡是通的則不會痛。
另外,在中醫理論中,按摩耳朵根還能起到安神的作用,特別是長期處於精神壓力較大,情緒緊繃的狀態,按摩耳朵根還能起到安神定志的功效,使我們放鬆身心,對身體健康更有益。
那麼,具體如何搓揉耳朵根呢?
具體實施起來也非常簡單,根據耳朵前後的淋巴系統,用剪刀手的方式上下揉搓耳根,直到耳根有明顯的發熱,從而刺激淋巴系統,增強機體免疫力。
還有耳朵根的三角窩位置,用食指、大拇指按揉耳朵上的三角窩,連續按揉十字以上,隨後提拉耳朵尖,可以起到清熱瀉火的目的。若你近期經常出現牙齦腫痛、長口腔潰瘍、臉上經常冒出小疙瘩等等,不妨經常這樣做。
接下來是按揉耳垂,也是用食指、大拇指按揉耳垂,需要在十次以上,隨後向下拉耳垂,從而起到補氣血、養腎固精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