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衛報》10月2日發表的一篇調查報導,揭露了一起震撼國際政壇的間諜案件。這起案件涉及中國共產黨最高層領導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蔡奇。這場持續兩年半的風波,不僅暴露了中英關係的複雜性,也反映出西方世界對中共的潛在干預和威脅的認識不足。(圖片來源:MAXIM SHEMETOV/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10月4日訊】(看中國記者楊天資編譯/綜合報導)英國《衛報》10月2日發表的一篇調查報導,揭露了一起震撼國際政壇的間諜案件,這起案件涉及中國共產黨最高層領導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蔡奇。這起案件,表面上是兩名英國研究人員涉嫌為中共從事間諜活動,實質上卻揭示了中共情報活動對西方社會的深層滲透,儘管檢方以「證據不足」為由撤銷指控,但英國政界和部分觀察人士的憤怒與疑慮,指向的正是中共這一不容忽視的威脅。
案件核心:指向中共五號人物的間諜指控
根據《衛報》披露,英國皇家檢察院(CPS)在2024年4月曾嚴峻指控:一名「中國共產黨高級成員兼政治局常委」曾從兩名被控為中國從事間諜活動的英國研究人員——克里斯托弗·貝里(Christopher Berry)和克里斯托弗·卡什(Christopher Cash)——處獲取「政治敏感信息」。隨後,英國《衛報》於10月2日確認,這位被指控的中共高官,正是習近平的親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蔡奇。
蔡奇在中共政治體系中地位極其重要。作為中共最高決策機構政治局常委會的第五號人物,他不僅是習近平的親信,更擔任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實質上是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幕僚長。這一職位使他成為習近平與黨內各級機構之間的關鍵橋樑,掌握著核心政治信息的流通渠道。他的前任經歷同樣引人注目——曾擔任北京市委書記,在這個敏感職位上展現出對習近平路線的堅定支持。
被指控的兩名英國研究人員分別是克里斯托弗·貝里(Christopher Berry)和克里斯托弗·卡什(Christopher Cash)。根據英國皇家檢察院的指控,在2021年12月至2023年2月期間,居住在中國的英國研究員貝里受「中國情報人員」委託,撰寫了至少34份報告。這些報告的情報來源據稱來自卡什,而卡什當時在英國議會為「中國研究小組」工作——該小組由對北京持懷疑態度的保守黨議員組成。檢方認為,這些從議會內部流出的情報最終被轉交給了蔡奇。
英國檢方撤案引爆眾怒
然而,這起備受矚目的間諜案卻在2025年9月15日迎來了令人錯愕的轉折。英國皇家檢察院突然宣布,以「相關證據已無法滿足定罪所需的證據標準」為由,撤銷了對貝里和卡什的所有指控。這意味著,檢方認為不再存在現實的定罪可能性。
這一決定立即在英國政界和輿論中引發了軒然大波,普遍的「憤慨與失望」情緒瀰漫。英國皇家檢察院院長斯蒂芬·帕金森(Stephen Parkinson)在致影子內政大臣克里斯·菲爾普(Chris Philp)的信函中解釋了撤案原因,但他同時堅持強調,當初作出起訴決定時,相關證據是「確鑿充分」的。這種前後矛盾的說法,引發了外界對撤案真實原因的強烈質疑,尤其是在他極力否認曾受到任何政治壓力的背景下。
英國下議院議長林賽·霍伊爾(Lindsay Hoyle)罕見地公開表示對此決定「極為不滿」,甚至考慮對卡什和貝里提起私人訴訟,這足以顯示英國議會對此事的震怒和對國家安全的高度關切。內政事務委員會和司法委員會主席更聯名致函帕金森,要求對撤銷指控的原因提供更為詳細的說明,因為其迄今的解釋「遠未達到此類重大案件應有的詳細程度」。這些反應清楚地表明,英國政界對檢方的解釋並不買賬,他們認為這背後必有蹊蹺。
對於此案的撤銷,一個強烈的聲音指向了中共的潛在施壓。大紀元時事評論員李林一便直言不諱地表示,英國皇家檢察署院長最終推翻此案的理由是「證據不足」,「無法令人信服」。
西方應直面中共威脅 堅定維護國家安全
蔡奇涉英間諜案的撤銷,絕非事件的終結,而是對英國乃至西方世界的一次嚴峻考驗。它迫使我們重新審視中共的本質,重新評估其對西方國家安全和民主制度構成的威脅。
英國政界和輿論的憤怒與失望是完全合理的。當一個涉及國家最高層級的間諜指控,在最初被認為「證據確鑿充分」的情況下,最終卻以「證據不足」為由撤銷,這背後的隱情絕非僅僅是法律技術問題。中共的潛在干預,以及其對西方社會施加影響力的能力,才是真正令人擔憂的焦點。
西方國家必須從這起案件中吸取教訓,深刻認識到中共的「流氓性」及其情報滲透的無孔不入。這不僅需要情報機構提升對中共運作模式的專業認知,也需要政府在外交、經濟和安全政策上採取更加堅定和果斷的立場。只有直面中共的威脅,摒棄不必要的平衡和天真的幻想,西方世界才能有效維護自身的國家安全、民主價值和法治基石。這起案件,理應成為西方世界全面清醒,對抗中共威脅的轉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