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源。(圖片來源: Feng Li/Getty Images)
今年的北戴河,似乎比往年更為詭譎。就在這個中共高層閉門密談的敏感時段,劉源與張又俠的動作,宛如一枚重磅炸彈,擊碎了表面上的「平靜水面」。
據多方消息,劉源在近期「殺毀馬槍」、身著軍裝高調亮相,這一舉動在中國政治語境中不僅僅是軍事動作,更可能是政治信號。作為已故國家主席劉少奇之子、軍中有相當人脈的老將,劉源的行蹤歷來受到關注。而與之呼應的,還有現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的微妙動向,其公開與隱秘場合的互動,引發了外界對軍中權力版圖的再度猜測。
四大派系的激烈交鋒
北戴河會議歷來被認為是中共高層政治權力的「夏季戰場」,儘管官方不會公開承認其存在,但從人事變化與政策走向的蛛絲馬跡中,外界早已形成共識——這裡是權力交易與角力的集中地。
今年尤其引人關注的是,會場內的四大派系——
習近平核心圈(現任高層與其親信將領);團派與技術官僚勢力;江、曾系的遺留;紅二代與軍中老將聯盟。
據傳,這四方在會議中圍繞人事布局、軍隊控制權與外交路線展開了激烈較量,暗流洶湧程度甚至超過外界預期。
劉源與張又俠:雙重布局下的暗棋?
劉源的「軍裝亮相」與張又俠的低調互動,被一些分析視為軍方內部重新洗牌的信號。若這背後存在協同,可能意味著軍隊與政治系統的部分勢力正在尋求新的平衡點,甚至為未來某種「制衡機制」做鋪墊。
有評論認為,這不僅是軍中將領之間的互動,更是中共內部權力版圖在經濟下行、社會壓力與國際孤立三重壓力下的自我調整。
四大派爭奪北戴河:真正的關鍵力量是誰?
有觀點認爲:在北戴河的權力角力中,最具決定性的,其實最佳的組合是張又俠與劉源。尤其劉源的作用,顯得格外特殊。
張又俠眾所周知是一名純軍事將領,摔杯、拔刀、衝鋒陷陣不在話下,但若論兵不血刃的政治博弈,並非他的強項。在當前各方僵持、局勢未破的背景下,劉源恰好補上了張又俠最大的短板,因此顯得至關重要。
為什麼要特別提到劉源?因為此前有傳聞,他為避嫌離開北京,但近日卻高調回京露面。這與「避嫌」的說法並不吻合。
劉源回京的時間點
7月31日,中共國防部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建軍98週年招待晚會,由國防部長董軍主持並講話。這次既不是逢五也不是逢十的重大紀念日,按慣例僅需兩名軍委委員出席,所以到場的是劉振立與張升民;習近平與張又俠作為軍委正副主席,不出席屬正常情況。
但值得注意的是,《日經亞洲》報導稱,這場晚會釋放了不尋常的信號。第一個異常之處,是主桌缺席了七名上將,而且這些人幾乎全是習家軍成員,外界普遍認為他們已被查辦。此外,政工部主任與常務副主任也缺席,顯示苗華被抓後,習近平已無力安排自己的人接替,只能由張又俠的人馬暫時頂上。
劉源的特殊座位
另一個異常信息與劉源有關。根據現場畫面,大廳前排擺放五張大圓桌,通常留給重要人物。今年前排規模明顯擴大,象徵不同尋常的存在感。
在其中一張前排大圓桌上,出現了三位引人關注的退休將領:劉少奇之子劉源;胡錦濤時期的軍委辦公廳主任王冠中;前副總參謀長蔡英挺。
三人均為敏感人物。過去這類場合,他們都被安排在後排小桌,今年待遇卻突然提升,讓人聯想到去年國慶招待會時,一批被習近平邊緣化已久的元老突然與其同桌的畫面。
劉源與兩位「非習派」將領排在前面
三人有一個共同點:皆非習派,且曾被習近平打壓或邊緣化。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劉源2015年退役後轉任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按理已無軍職,但此次卻身著軍裝出席。
蔡英挺在胡錦濤任期末升任副總參謀長,習近平上任兩年後被邊緣化,2018年還傳出因女兒與外籍人士結婚未上報而被一口氣降至相當於營長的級別。如今,他卻與劉源同桌而坐。
這樣的安排,不可能沒有政治信號。
劉源離京的真相
此前資深媒體人高瑜爆料,劉源為「避嫌」離開北京。但從時間推算,他大概率在7月下旬離京,31日便回京參加八一招待會。如果真要避嫌,他應該待到北戴河會議結束才回來,而不是在會議前夕高調現身。
關於他去向,有兩種版本:一說去了雲南,一說去了四川。無論哪種,方向一致,都是西南地區,這正是張又俠的根基所在。
西南與張又俠的淵源
張又俠軍旅起步於雲南第14軍,從士兵一路升至師長,並在對越作戰中立一等功。1990年任第14集團軍第40師師長,1994年調任第13集團軍副軍長(駐地在當時屬於四川的重慶),2000年升任軍長。
第14軍同時也是胡錦濤的嫡系部隊。2006年,胡錦濤在北海艦隊視察時遭遇疑似「誤射」事件,隨即乘直升機撤離並直接前往雲南昆明視察第14軍,可見其信任度之高。
因此,劉源前往西南,很可能是在北戴河前夕執行聯絡張又俠舊部、鞏固軍中力量的任務,作為京城出事時的關鍵後手,甚至可能獲得胡錦濤的支持。
回京的信號
劉源回京,尤其是在八一(建軍節)前夕,確實像是一個重要的信號,反映張又俠在北戴河的布局已經取得一定的穩定或勝利,而習近平的影響力或許正受到嚴重挑戰。
您覺得這個動態會怎麼影響中國軍隊內部的權力平衡?或者說,未來習近平會有什麼樣的政治應對策略?您怎麼看他接下來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