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個月工資打水漂的感覺 我又體驗了一次(圖)

作者:北漂民工的日常 發表:2025-08-11 03:0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北京
北京(圖片來源: ADEK BERRY/AFP via Getty Images)

看到蘇主任發了一篇帖子,大意就是小時候,農民中有一種操作叫「農轉非」。城裡人、00後們可能都沒聽說過。這種行為,說白了,就是花錢通過一些渠道,把戶口性質從「農民」轉變成「非農民」,農村戶口,變成城鎮戶口。

聽說那時候家裡為了我以後也吃上商品糧,辦了農轉非,花了6000塊。而當時我爸的工資是60塊,豬肉是6塊一斤。等於說,我爸花了100個月工資,最後也白瞎了。到了我們這一代,城鎮戶口上學時候沒任何優待,也無法繼承家裡的宅基地。

100個月的工資打水漂的感覺,我現在又體驗了一次,沒錯,就是我房子的首付。今天下午中介給我電話,說我們小區7月0成交,我沉默了;下午傳來五環外限購鬆綁的消息,大家也並沒有覺得有多麼振奮。

我有一種宿命感,就是「好事輪到你了」,也就是普通人、好事、不排隊的不可能三角;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種感覺,就是任何事物,當我都能輕易得到的時候,基本上就不是什麼好事了。

牛馬如何調整心態?我覺得就是認命。

很多人的一生都避免不了被收割,那是一種宿命。全社會普通人財富的增速永遠跑不贏通脹的速度,我們買資產的本質是買通脹,通過把我們的財富用資產的方式存下來,可能是房子,可能是股票等等,然後等待大通脹的到來。很多人喜歡說,我要投資理財,要戰勝通脹,不好意思,通脹注定不是普通人能輕易戰勝的,我們只能以凡人之軀盡力對抗。

那怎麼去看待生命中的無數個「打水漂」時刻?

我們的社會經濟在不斷發展,我們都在享受全社會發展的紅利。

三十年前,父母那輩人吃肉都是奢侈,但現在大家都能大口吃肉了。

二十年前,出趟遠門要做幾十個小時火車,現在幾小時飛機就出國了。

十年前,我還住在10平米的合租房間,現在也能擁有自己的老破小,雖然虧成狗。

很多人喜歡懷念從前,但我不懷念,以前很亂很髒還吃不飽,人需要往前看,而不是一直埋怨無法往前走。相信人類的未來仍然充滿希望,生活會越來越好。

祝大家週末愉快!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北漂民工的日常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