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習近平失勢傳言不斷 反映中國大眾渴望改變(圖)


習近平
中共黨魁習近平。(圖片來源:今濤拍暗合成圖)

【看中國2025年7月31日訊】海外中文圈今年來不斷湧現諸如「習近平失勢」、中共軍方奪權等缺乏證據的傳言,近來也被外媒注意到。華爾街日報今天分析,這些傳言雖缺乏證據,卻非毫無意義的雜音,而是體現習近平政治體制日益個人化和不透明,更反映中國大眾對改變的渴望。

華爾街日報這篇以「『中南海秘辛』何以甚囂塵上」為題的文章表示,習近平5月底至6月初有兩週時間未公開露面,且出人意料地不參加在巴西舉行的金磚國家(BRICS)峰會,加上中共沒有公布5月間是否舉行了每月1次的政治局會議,都加劇了流言的廣傳。

文章說,雖然這些情況值得注意,但遠不是能證明習近平權力受到威脅的證據,任何解讀中南海內部情況的嘗試都需要抱持極為審慎的態度。事實上,這些情況的象徵可能剛好相反,因為現年已72歲的習近平,可能只是在下放更多的日常工作。

文章表示,習近平雖然減少了海外出訪,卻仍在主持中共黨政的高層會議,且改在北京接待外國領導人,他的消息仍佔據著官媒的頭條。這些都很難說是一名領導人正在失勢的跡象。

文章分析,儘管如此,上述解釋還是無法平息外界對習近平權力的熱議。這類傳聞之所以持續流傳,並非因為它們「一定是真」的,而是因為在一個建立在高度保密和集權控制之上的體系中,這種傳言「聽起來有可能是真的」。

研究中國政治的學者唐志學(Joseph Torigian)直指,「傳言是中國體制的一個固有特徵」,而且「人們願意相信的那類傳言,更容易被傳播」。

文章指出,問題在於中南海這個黑箱為何總是「催生如此瘋狂的猜測」,最根本的原因是「資訊真空會助長猜測」。尤其是在習近平的領導下,中共已經系統性地拆除了以往還存在的有限透明度和意見回饋管道。

此外,中國政治中有一個由來已久的傳統,那就是「傳言可成為政治鬥爭的工具」,而由那些意圖在民眾中散播疑慮、破壞領導人威望的人放出。

這篇文章提到,前中共總書記趙紫陽曾說過,中共高層領導人之間不會公開挑戰對方,而是會透過背後捅刀子和散佈謠言來佔上風;趙紫陽就曾向其助理表達過自己對這種「兩面派」政治文化的不滿。

文章說,目前無法得知,上述的「兩面派」政治文化是否為有關習近平傳言的幕後推手。但可肯定的是,這些傳言並非憑空出現,因為習近平永無休止的清洗運動得罪了許多人,且中國正面臨嚴重的經濟困難。當人們感受到這種經濟痛苦時,就會尋找替代方案。

這篇文章認為,這些傳言可能反映了一種「一廂情願的想法」,也就是(習近平的)「不明智政策」正受到挑戰,或是領導層的更迭可能會為中國經濟帶來轉機。

文章最後表示,相較於這些傳言的真實性,傳言持續存在所顯示的問題更重要,那就是體制的不透明正在滋生猜疑,也反映出大眾對改變的渴望,在當今的中國這值得傾聽,無論它是公開宣告,還是私下低語。(編輯:邱國強/楊升儒)

原文網址



来源:中央社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