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國社媒1個熱搜釋出北京政策受挫(圖)


2023 年 6 月 14 日,大學畢業生和年輕人正在中國西南部四川省宜賓參加招聘會。
2023年6月14日,大學畢業生和年輕人正在中國西南部四川省宜賓參加招聘會。(圖片來源:CNS/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7月25日訊】(看中國記者王君綜合報導)中國官方所公布第二季GDP(國內生產總值)年增是5.2%,而6月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數字相當漂亮,可是中國民眾大多卻無感,近來於中國社群媒體上流行1個熱搜「經濟上行時期的美」,似乎反映出求職者日益加劇的挫敗感,更凸顯了北京當局提振就業的政策效果未達到預期。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在過去幾個月以來,「經濟上行時期的美」已經成為中國社群媒體上的熱搜,其是對2000年代到2010年代的一種懷舊的看法,當時的應屆畢業生找工作並不難,可是現在的中國年輕人就沒那麼幸運了。

據龍洲經訊(Gavekal Dragonomics)的埃爾南‧崔(Ernan Cui)指出,總部位在北京的長江商學院(Cheung Kong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的調查顯示,在過去2年的招聘情況已遠弱於平均水平。

有指標顯示,人們就算找到了工作,可是掙得也越來越少。崔稱,中國在去年有多個行業的工資是大幅下降的,甚至其降幅逾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水平,並創下有記錄以來的最差表現。在私營領域方面,科技行業更是重災區,且連公共部門的雇主也進行了減薪,這已經反映出地方政府的財政壓力。

她說,這種情況致使消費者信心低迷。有許多人覺得自己的工作與收入前景岌岌可危,以致不願意花錢。

雖然中國政府為企業推出了稅收優惠,且為求職者提供更多的職業培訓,其試圖提振就業,可是這些做法似乎並未收到成效。

巴克萊(Barclays)的私營部門指標,以及加上各行業與地區的零星反饋,皆表明了勞動力市場幾無改善。同時這些經濟學家也說,實際情況則是,關於減薪與裁員的報導更多了。

巴克萊經濟學家於最近的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我們看到勞動力市場有持續惡化跡象。由近期採購經理人調查中的就業分項指數中顯示,現今圍繞美國關稅的焦慮情緒,正在拖慢招聘的步伐。

據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的計算指出,將近600萬人(大約占中國城鎮勞動力的1.3%)因為美國額外關稅,以致直接面臨失業風險。如今隨著中國青年失業率的居高不下,使得描述青年人困境的新詞層出不窮。除了繼「爛尾娃」、「全職兒女」之後,中國又興起了「全職乖孫」。

對於一些就業受挫的年輕人而言,與其勉強待在大城市裡,還不如回家盡孝,因為老人也得請護工,但找外人終究不放心,還不如由我這個親孫來打這份工。

旅澳歷史學者李元華對媒體表示,若從個別家庭來說,如果孫輩照顧老人,就可以解決社會問題,也解決了家庭問題。不過,作為一種流行,其實已反映出中國經濟下滑,使得大家沒有工作,因不得已而為之,這是一個不正常的現象。

在杭州阿里巴巴工作的劉女士稱,完全沒想到今年還比去年還難。她舉例說,有一名浙大畢業、在央企工作已多年的同學,他工作的整個部門在最近遭到裁撤,我們都還以為那是一個鐵飯碗,現在他整個人都懵了。其實這並非個案,南方電網也是同樣整部門裁,可說是毫不留情。

劉女士還披露,目前連在國有銀行工作的人,也不再是穩定的。我有一個朋友去年才進入了工商銀行上海分行,但今年就遭「優化」了。現今國企大廠的裁員,似乎比不少民企還更狠。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