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安靜的植物,其實也會發出「聲音」。(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久旱不雨,枝葉焦黃。如果我們能聽見,你會發現那些枯萎的植物,其實正在尖叫。研究顯示,當植物缺水、受傷或遭遇壓力時,會發出頻率高頻率的聲音,遠遠超出人耳所能感知的範圍。這些微弱卻持續的聲波,是植物對環境的反應,一種無聲的呼喊,一種生命的回音。
2023年,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科學團隊發現,當植物面臨水分不足或其他壓力時,會「尖叫」!雖然人耳無法聽見,但這些頻率落在40至80千赫茲的聲音,實際上每小時可高達30至50次,甚至在3至5公尺外都能偵測到。這些聲音就像是在泡泡紙上敲擊超音波,足以讓某些昆蟲與小型哺乳類動物察覺,甚至作出反應。
植物會叫?實驗怎麼證明的?
當植物面對乾旱或草食動物等威脅時,並非只是默默承受。它們會透過各種方式做出回應,例如改變自身外觀,或釋放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影響周遭植物的行為。過去的研究指出,當植物缺水時,體內導水系統會出現空蝕現象(cavitation)。氣泡會在木質部中形成、擴張,最終破裂,產生微小震動。
研究團隊以番茄與煙草作為受試對象,拆分為三組:乾旱、修剪及正常對照組。每株植物在完全隔音的空間內進行錄音,使用兩支高靈敏度麥克風放置在10公分處收音,收集到的聲音經過機器學習模型訓練後,能準確分辨植物在不同壓力下的發聲模式。實驗結果顯示,當植物在健康的正常情況、且未受到任何壓力,是幾乎不發出聲音,但一旦經歷缺水五天,或被剪去莖部,竟會發出連串清晰的「咔嗒聲」與類似氣泡爆裂的超音波。科學家推測,這些聲音是植物內部氣泡破裂時產生的,也許代表著植物在「叫喊」、在「反應」,此外,研究也測試了遭受污染的植物,發現在第五、六天的尖叫聲最為頻繁,之後隨著植物逐漸乾枯,聲音也會隨之消失。
動物也能「聽見」植物的哭喊?
最令人驚奇的是,有些動物是可以聽見並回應植物的聲音。研究指出,當番茄植株發出缺水的聲音時,雌蛾會選擇不在其上產卵,這是首次有研究證實動物對植物聲音做出反應。特拉維夫大學教授約西·約維爾指出,這項發現為動植物之間的聲音溝通打開了嶄新大門。他認為動物可能會根據植物的叫聲,決定是否要授粉、覓食或避難。
植物雖無聲帶,卻並非沉默。在乾旱、受損甚至污染壓力下,它們會發出無聲的呼喊,這些聲音長久以來未被人類察覺,但透過專業儀器,如今終於被記錄、分析,也找到了實際應用的可能。未來,農民或許能透過麥克風與感測器捕捉這些聲波,即時掌握農作物是否缺水,進而調整灌溉策略,不僅節省水資源,也能讓作物生長得更健康、更有韌性。
至於植物是否真的「想溝通」?目前科學界仍無明確結論。但這項研究已經提醒了我們,植物不是無感的裝飾品,它們會回應環境,也可能正以某種方式與世界互動。所以下次當你為陽台上的小盆栽澆水時,不妨駐足片刻,也許它正用無聲的語言,向你說聲「謝謝」。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