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最新失業率為3.5% 2大行業明顯上升(圖)


2025年2月6日,一名女子在香港街頭購物。(圖片來源:PETER PARKS/AFP via Getty Images) 
2025年2月6日,一名女子在香港街頭購物。(圖片來源:PETER PARKS/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7月18日訊】(看中國記者盧乙欣綜合報導)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昨天(17日)發表最新勞動人口統計數字,指今年4至6月的失業率為3.5%,與3至5月相同,期內就業不足率則維持1.4%不變水平;失業率下跌主要為藝術及娛樂等;失業率上升主要為建造業和餐飲服務業,前者從6.3%攀升至6.8%;後者從5.7%升至6%。

根據統計處數字顯示,香港總就業人數由3至5月的366.5萬人跌至4至6月的365.7萬人,減少了約7,400人。同期間有13.6萬人失業;就業不足者則減少了約1,000人至52,600人。今年4至6月的失業率為3.5%,與3至5月相同。在此之前,今年2月至4月的失業率為3.4%,高於市場預期維持在3.2%。至於今年1至3月則為3.2%。

對此,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指出,香港不同行業正在轉型,相關失業率的升降趨勢會有不同。失業率下跌主要見於藝術、娛樂、康樂活動業,以及專業與商用服務業(不包括清潔與同類活動)等;失業率上升則主要為建造業與餐飲服務業,前者從6.3%上升至6.8%;後者則由5.7%上升至6%。

展望未來,孫玉菡指出,失業率的走勢將取決於整體經濟的表現,應屆畢業生與離校人士在夏季期間投入勞工市場,或許會影響整體就業情況,但香港經濟在擴張,應會為勞工市場提供支持。  

留意到有評論將失業率跟輸入外勞拉上關係,孫玉菡重申,政府的人力政策是以本地勞工為主,僱主不得以輸入勞工取代在職的本地僱員。

官方此番說法,意味無意叫停輸入外勞計畫,而政府已於5月30日公布,6月30日起將在「一般就業政策」與「輸入內地人才計劃」下新增渠道,允許外來人士申請來港投身8項人力極短缺的技術工種,包括護士、新型工業技術員、海事技術員(本地船隻)、飛機維修技術員、資訊科技技術員及電業技術員等,且放寬年齡上限至40歲以下,預計配額將達三年一萬人。

此外,雖然當局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涵蓋了侍應、售貨員等職位,但該計劃推出迄今,當局也已接獲逾百宗相關投訴,包括有僱主聘請外勞後,裁掉了本地員工,引發討論。

盡管有餐飲業指出,該行失業率的上升跟行業轉型有著較大關係,至於政府引入外勞的政策則非主因。

不過,工聯會理事長、立法會議員黃國指出,有工人控訴自輸入外勞之後,遭到壓價、被解僱,以及出現求職困難狀況,因此為因應行業失業情況,港府應當考慮調整,甚至即時凍結且削減相關行業輸入外勞。

立法會勞工界議員周小松日前指出,近期的失業率走勢呈現反覆上升趨勢,擔憂失業率仍會持續上升,下期可能上升至3.6%;事實上,多個輸入外勞,以及吸引人才計畫的推出,又加上經濟不理想狀況,市民求職的確是較以往困難。

周小松強調,當局應該針對失業率較高及增幅明顯的行業,逐步減少外勞的輸入,甚至考慮暫停。他直言,倘若失業率上升至4%或靠近4%,當局必須大刀闊斧檢視外勞及人才政策。

大新金融集團首席經濟及策略師溫嘉煒則指出,香港6月失業率維持不變,或許由於不同行業增聘或者縮減人手的步伐不一所導致。預料本地跟內地經濟前景及環球貿易關係的發展會持續不明朗,預估企業下半年的招聘計劃仍十分審慎。

溫嘉煒認為,香港失業率未來幾個月不排除會上升至接近4%。至於建造業地基相關工程的失業率今年來明顯上升,他指出,不排除發展商暫緩新盤住宅的施工步伐,以及有大型承建商清盤,讓相關人手需求減少。

雖然香港經濟支柱之一的零售業未見失業人數顯著上升,但當地零售銷售額連月下滑,引發關注。

今年5月間,經營網購平台HKTVmall的香港科技探索副主席王維基在公布業績會上指出,長遠來看,「香港做零售危危乎」,因為業界面對多項壓力,包括中國內地同業南下競爭丶本地租金及人力成本高昂等。

對此,有評論員預估,香港零售行業的結業潮將會持續,失業人數也將增加。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