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飲食與運動是身心健康的三大支柱。(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導讀:你是否也曾歷經身心俱疲、假日只想賴床、無心運動的低潮期?本篇節錄自《我不是憂鬱症,是心太累》一書,作者透過日常對話筆法,帶出運動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並以「龜仙人」的角色引導讀者從「散步」開始重建節律、修復疲憊大腦。透過輕鬆的語言與實用建議,讓你從今天起也能跨出穩定心緒的第一步。
龜仙人說道:「睡眠、飲食加上運動,這是重建身心健康的三大支柱。」
「三大支柱?」
「沒錯,就好比職棒阪神隊的致勝三大支柱JKF那樣。」
「我不懂棒球,這個比喻對我沒有意義……」
「嗄,妳竟然不知道當年叱吒風雲的阪神勝利方程式?」
我倒!龜仙人作勢假摔,重演久違的吉本新喜劇搞笑哏。
「也罷,阪神三支柱在這裡不重要,就別管它吧……」
龜仙人自討沒趣的嘮叨幾句,重新回到正題上。
「我的意思是,活動身體對心理健康意義重大。妳有在運動嗎?」
我這才發覺自己好一陣子都沒做過像樣的運動了。
那麼,假日怎麼過比較好呢?龜仙人建議採取「積極休息」的方式。即使有點疲累,也要盡可能打掃環境、外出散步、做伸展操或瑜伽、洗三溫暖等,將這些「積極消除疲勞的手段」納入假日生活的例行常規,讓它成為習慣,直到「假日不去洗三溫暖就感到渾身不對勁」,自然不會再熱衷於無謂的跑攤應酬,而是樂在「重視自我藥療的生活」,有效預防病情再復發。
「肥胖和抑鬱症狀也大有關係喔!」
龜仙人解釋:「內臟脂肪會分泌發炎物質,而發炎物質正是引發抑鬱症狀的一項誘因。」
「有這種事!」
這麼勁爆的事我第一次聽說,不自覺提高了嗓門。
(精神疲憊→不想動彈→發胖→因為外型不佳而加重心理負擔)
這一系列因果演變像跑馬燈在我的腦海中轉呀轉。
(這倒是提醒了我,最近身材好像有點臃腫……)
假日進行伸展操、泡澡等「積極休息」,可緩解慢性疲勞。(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情緒低落或是焦躁不安時,就去散步吧
龜仙人似乎又看穿我的心思,帶著幾分強硬的語氣說道:「心理失調的人幾乎都有新陳代謝症候群,或是身材過於瘦弱的問題,至少我還沒見過雄赳赳氣昂昂的病人。人類也是動物,活動肢體,大腦也會跟著活絡起來。所以別說從明天開始,今天就要動起來。」
我默默點頭,思忖了一會兒,痛下決心說道:「我知道了。從明天開始,我每天慢跑十公里。」
龜仙人笑著說:「這樣未免太拚了。剛開始只要散步就好。」
「只有散步可以嗎?」
「想改善憂鬱情緒,散步最理想。覺得情緒低落或是焦躁不安時,先出去走走就對了。」
如果只是走路,就算完全沒心情,應該也可以勉強應付吧!
「不過,心肺功能和腦功能是互相連通的,所以散步不要拖拖拉拉,務必保持一定速度。大約就是微喘,但仍可以邊走邊說話的快步程度。目標是每天四千步,快步的話,大約半小時內完成。情況允許的話,盡量不要利用通勤時間順便運動,而是選擇一處能夠讓自己默默快步的環境,利用智慧手機的記步器應用程式,明確計算每天的運動步數。不要挑戰高強度運動,那些不至於讓你氣喘如牛的運動最理想。」
龜仙人接著又說道:「運動能改善抑鬱情緒的醫學文獻已經多不勝數,而運動會導致抑鬱惡化的研究卻是一篇也沒有。」
「意思是說,運動不會讓情緒低落……」
「是的,只不過,凡事過猶不及,運動不可過頭是真的,記得把握「適度」的原則。告訴妳一個驚人的研究發現,運動療法的功效和抗憂鬱劑的作用幾乎不相上下。」
德國柏林大學運動科學中心的研究團隊,研究運動對焦慮症和憂鬱症的影響,蒐集了四萬人的資料加以分析,之後由柏林大學米爾柯‧韋納教授與漢堡大學醫學部研究人員做出共同結論,即,從事運動和肢體活動具有減輕抑鬱症狀的功效,作用類似於抗憂鬱劑。該研究結果發表於科學期刊《CNS&Neurological Disorders-Drug Targets(中樞神經系統暨神經系統疾病-藥物目標)》。 |
運動的效果竟然和抗憂鬱劑作用相當,又是一個勁爆的好消息。
「真沒想到運動這麼有效……」
「妳現在才知道。這也難怪,因為運動會分泌出某一種物質,這是最近的科學研究發現的。」
「分泌某一種物質?」
「是呀。」
「是出汗嗎?」
我倒!龜仙人又作勢跌倒。
「日向醬的回答真天才……運動會出汗,這應該不需要研究也知道吧!」
也對。
「運動能夠刺激人體分泌血清素。」
(血清素……好像聽說過)
「你說的血清素,就是合成褪黑激素的材料嗎?」
「答對了。真不錯,妳都記住了。那這個呢,妳還記得嗎?人在感受到壓力時,會分泌壓力荷爾蒙,倘若大腦一直浸泡在壓力荷爾蒙當中,腦神經細胞會出亂子,開始出現心理失調問題。」
「我記得。」
「事實上,血清素能夠促進受損的腦神經細胞更新。」
龜仙人的話讓我眼前為之一亮。因為我之前一直以為,被壓力荷爾蒙損傷的神經細胞,再也無法復原了。想到自己的神經細胞還有救,我不禁笑開了:「分泌血清素可以改善心理失調問題,對不對?」
「是的。走路可以促進腦部血液循環,提升血清素分泌,進而改善睡眠品質,消除疲勞。有運動習慣的人晚上睡得安穩,能有效刺激生長荷爾蒙分泌,讓我們進入深度睡眠,睡得更久更香甜,半夜不會動輒醒來。總之,養成運動習慣太重要了。」
「我一定要去走路!」我從鼻孔呼呼呼地噴著氣,信誓旦旦地說。
龜仙人和藹的叮囑我:「別衝過頭了,每天半小時就好。」
這話為我踩了剎車,我頓時收住鼻息。
維生素D能帶給人好心情
「記得曬太陽,太陽光會促進人體合成維生素D,維生素D帶給人好心情。一邊做日光浴一邊健走,應該很不錯。」
龜仙人追加的情報,讓我趕緊修正自己的宣示內容:「我每天早上從原本走到最近的車站,改成走到下一站搭電車!」
◇沐浴在晨光中。
◇三十分鐘的健走(日間。)
◇運動當中隨時注意強度,以微喘的程度為宜。
◇以泡澡代替沖澡。
◇睡前做伸展操。
(本文摘自新自然主義出版社《我不是憂鬱症,是心太累:身心科名醫教你 不依賴藥物、零復發》,作者:龜廣聰, 夏川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