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男子在重慶朝天門商場門口投擲多枚燃燒彈後,遭多名路人圍毆。(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看中國2025年5月23日訊】(看中國記者蔡思雲綜合報導)近日,大陸接連發生多起社會安全事件:重慶朝天門商圈有人投擲多枚燃燒彈;河北邯鄲驚傳學生跳樓和捅人事件。相關資訊迅速遭到刪除,引發外界對當局控管訊息的質疑。
據網傳畫面顯示,5月19日,重慶朝天門商圈傳出驚人暴力事件。一名男子在商場門口投擲多枚燃燒彈,現場火光沖天,濃煙四起,民眾倉皇逃離。該男子遭多名路人圍毆,最終被制服。隨後,警方介入調查,但媒體並無報導,大陸網絡上的相關影片與帖文均被刪除,但在海外X平台、油管和臉書上仍能看到。
同日,河北邯鄲市武安市新世紀商場驚傳學生跳樓事件。據悉,當地的一名高一男生自高處墜下,事件震驚整個社區。事發後,該商場一直處於封鎖狀態。官方未公開說明,媒體也沒有報導,引起民間揣測與不安。
幾乎在同一時間段,邯鄲市區傳出一起捅人事件。網傳影片顯示,一名男子持刀連續刺向一名男孩,場面駭人。該影片在大陸社交媒體上瘋傳,但不久後即遭全面下架。
有人爆料,被捅男孩疑似與新世紀商場跳樓事件有關,據傳他慫恿跳樓學生走上絕路,而遭到報復。但此說法未經證實,官方也沒有發布相關通報。
三起惡性事件在大陸網上迅速消失,疑似遭當局維穩式封鎖訊息。民眾無法獲知真相,只能依靠零星流出的畫面與傳言拼湊事件輪廓。
評論人士指出,頻繁的暴力事件反映出當前中國社會壓力倍增,戾氣很重。官方一味封鎖訊息,忽視社會問題的根源,只會導致暴力事件愈演愈烈。
隨著中國經濟持續下滑,越來越多人失業,面臨生存問題。加上司法不公,官民衝突加劇,社會矛盾愈演愈烈,導致極端事件頻發。而在這些暴力事件中所使用的作案工具也逐漸升級,從最初的用刀砍到用車撞,後來發展到使用槍,現在連燃燒彈也用上了,未來不知會發展到什麼程度。
專家批中共排查民眾是「倒果為因」
近年來,中國屢屢發生暴力襲擊事件,造成多人傷亡。去年,中共部分地方政府開始排查所謂「八失人員」和「三低三少」群體。「八失人員」是指:投資失敗、工作失業、生活失意、情感失意、關係失和、心態失衡、精神失常和年少失管人員。「三低三少」則指:經濟收入低、社會地位低、社會聲望低、人際交往少、流動機會少和疏導渠道少的人員。
專家指出,這種排查行為根本是「倒果為因」,把社會上的受害者當作矛盾的源頭。這種標籤化的治理方式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美國之音報導,前中國維權律師、紐約市立大學羅斯福公共政策研究所人權項目客座教授滕彪表示,排查上述人員實際上無益於從根本解決諸如珠海慘案等暴力事件。
他直言,中國社會的不穩定情況來自於幾十年積累的社會矛盾、政治腐敗、人民缺少基本權利,加之經濟下行,使得過去被經濟發展所掩蓋的社會政治矛盾爆發出來。暴力事件發生後的排查行為根本是「倒果為因」,「把社會的邊緣者、社會的受害者當作矛盾的源頭」。
滕彪強調,真正需要的是為弱勢群體提供表達意見的自由、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以及能夠提供公正救濟的司法體系。但是在中國,種種條件都缺失,加之社會福利制度的薄弱,對底層民眾極為不利,社會不平等也不斷加劇,而這才是導致出現無差別傷害事件的制度因素和環境因素。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經濟系客座教授廖啟宏表示,當前中國經濟低迷、房價大幅下跌、失業率高企,這些經濟困境對普通民眾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衝擊。整體大環境的不利造成個人和家庭困境,比較邊緣的家庭就更加困難。
廖啟宏認為,中共政府如果繼續選擇隱瞞問題,而非建立社會安全網,給予醫療和生活救助,將引爆更多潛藏於社會中的「未爆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