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1日,美國國土安全部長克里斯蒂.諾姆(Kristi Noem)在美國海岸警衛隊學院第144屆畢業典禮上講話。(圖片來源:JOSEPH PREZIOSO/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5月23日訊】(看中國記者高芸編譯/綜合報導)《福克斯新聞》週四(5月22日)報導稱,美國國土安全部宣布,撤銷哈佛大學的「學生與交流訪問學者項目」(SEVP)認證。這意味著哈佛將無法再招收國際學生。與此同時,現有的國際學生必須在下學年開始前轉學至其他院校,否則將失去其在美合法居留身份。
這一決定源於川普(特朗普)政府對哈佛在校園抗議活動中處理不當、拒絕配合提供相關學生行為記錄的強烈不滿。《福克斯新聞》獲悉,國土安全部指控哈佛校內存在「支持恐怖主義」的行為,且學校未按要求提供持學生簽證者的行為資料。
國土安全部長克里斯蒂.諾姆(Kristi Noem)說:「本屆政府正在追責哈佛在校園內煽動暴力、反猶主義,並與中共合作的行為。招收外國學生、藉此獲得更高學費以充實數十億美元的基金會,這是一種特權,而非權利。哈佛本有機會做出正確選擇,但他們拒絕配合。因此,哈佛失去了其‘學生與交流訪問者項目’(SEVP)認證。」
根據決定,哈佛將不得在2025-2026學年招收外國學生,現有的國際學生必須在下學年開始前轉學,否則將失去其在美合法居留身份。
諾姆在寫給哈佛大學移民事務主任莫琳.馬丁(Maureen Martin)的信中指出,校方「公然拒絕配合國土安全部,未能提供相關學生信息」,同時「維持一個對猶太學生不友善、鼓吹哈馬斯言論、並推行種族主義的‘多元、公平與包容’(DEI)政策」的危險校園環境。
她向哈佛下達最後通牒,要求在72小時內提供完整資料,以爭取恢復簽證項目資格。
她表示,這項懲處是「哈佛嚴重未能履行基本報告義務的直接結果」,並強調政府必須通過這一行動向全美高校發出明確信號:簽證管理必須依法執行,反猶主義在社會和校園中沒有容身之地。
國土安全部要求的材料包括:持學生簽證者參與抗議活動的錄像、過去五年簽證學生的紀律處分記錄、涉嫌非法、危險或暴力行為的相關資料,以及任何對其他學生或教職員造成威脅或侵犯的記錄。諾姆透露,儘管曾多次發函要求配合,但哈佛方面回應始終「內容不足、不完整,且無法接受」。
對此,哈佛大學堅稱政府決定違法。發言人傑森.牛頓(Jason Newton)對《福克斯新聞》表示:「我們完全致力於維持哈佛接納國際學生與學者的能力,他們來自140多個國家,為哈佛乃至整個美國社會帶來了極大價值。我們正在迅速為校內社區成員提供指導與支持。這種報復性舉動將傷害哈佛社區和整個國家,並破壞哈佛的學術與科研使命。」
據《法新社》報導,該校四年級美國學生艾麗斯.戈耶(Alice Goyer)表示,這個消息已經在校園流傳,但沒人真正知道這對國際學生意味著什麼。她補充說,許多學生感到恐慌,並希望哈佛就聯邦經費遭凍結起訴政府。
目前,已有至少12名哈佛學生因參與校園抗議而被撤銷在美學習資格。為應對不確定局勢,哈佛上月已破例允許國際學生在錄取階段可同時接受其他大學錄取作為備選。按以往慣例,學生需在5月1日前決定是否接受哈佛錄取,不得重複承諾。
據哈佛官網介紹,該校是全球頂尖學府之一,位於美國東北部,今年有約6,700名國際學生,佔全體學生的27%。校方表示,自創校以來,該校共培養出162位諾貝爾獎得主。
川普政府此前已凍結了哈佛近30億美元的聯邦撥款,這些經費多用於科研項目。同時,司法部、教育部及衛生與公眾服務部也對哈佛展開多項調查,指責其縱容校園反猶言論,未改革DEI等爭議政策。
國務卿馬可.盧比奧(Marco Rubio)在本週國會聽證會上表示,國務院目前可能已撤銷「數千份」學生簽證,且將繼續執行。他強調:「簽證是特權,不是權利。我們不會容忍任何干擾美國高教體系的行為。」
此次大學政策整頓的背景,是以色列自10月7日哈馬斯襲擊後展開軍事行動,引發全美高校爆發大規模支持加沙的示威與校園佔領潮,示威者呼籲校方撤資以示反對。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