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就職周年演說不提兩岸 各方分析一次看(圖)


賴總統這次主動談話內容並未特別著墨兩岸關係。(圖片來源:中央社)
賴總統這次主動談話內容並未特別著墨兩岸關係。(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國2025年5月22日訊】(看中國記者盧乙欣綜合報導)針對總統賴清德20日就職週年演說後,回應媒體該如何維護台海和平時表示,他堅定追求和平,侵略者才是和平破壞者。對此,美國國務院今天表示,期待跟賴總統及台灣夥伴持續合作,推動共同利益,及維護台海穩定。

賴總統週年談話未提兩岸 美國務院:盼跟賴總統及台灣夥伴合作共推利益護台海穩定

賴總統20日發表就職週年「迎風轉型、穩健前行」談話,內容涵蓋「民主台灣、韌性精神、訴求團結」3元素,而跟過往不同的是,賴總統主動談話內容並未特別著墨兩岸關係,只觸及了因應統戰威脅的17條,希望朝野能支持提升國家韌性的預算。

不過,賴總統在媒體問答時,回應了中共過去一年來處理兩岸關係的態度與目的,以及正值兩岸關係緊張,未來將如何維護台海和平的提問。

賴總統表示,侵略者才是和平破壞者,國際上有許多國家包括台灣在內,是遭受侵略者的脅迫,台灣是一個熱愛和平的國家,與人為善,他則堅定追求和平,因為和平無價、戰爭是沒有贏家的。

美國國務院一名發言人於美東時間21日晚間透過電子郵件回覆中央社詢問時指出,美國跟台灣的夥伴關係由來已久,且持續於貿易、創新及文化等領域深化。「我們期待與賴總統及台灣夥伴持續合作,推進我們的共同利益與價值,並維護台海和平及穩定。」

針對賴總統520談話,美聯社當天以「台灣總統淡化與美關稅緊張稱朋友間的摩擦」為標題報導,指賴總統發表就職一週年演說時,聚焦在台灣應對美國關稅衝擊,以及中共軍事威脅的策略時,採取了相對包容的語調。

路透社則以「賴總統:台灣期盼和平並與中國對話但仍需強化防衛」為標題報導,聚焦在賴總統傳達台灣希望和平,並跟中共對話,因為「戰爭沒有贏家」,政府仍需要持續強化台灣的防衛力量。

法新社則以「台灣的賴總統就職週年受政治亂象所苦」的角度報導,提及總統迎來就職一週年,然而賴政府正面對著中共的軍事壓力、美國的關稅威脅及國內的政治紛亂。

報導提及,賴總統發表執政週年談話並答覆媒體提問期間,承諾捍衛民主,也強調只要是在對等尊嚴狀態下,台灣相當樂意跟中國交流合作。

賴總統週年談話未提兩岸 學者解讀「3個轉向」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1日舉辦「賴總統執政週年的美中台關係評估與展望」座談會,學者們也在會上進一步分析賴總統520談話內容。

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東南亞國家協會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表示,賴總統在談話中並未提及中國,顯示兩岸關係可能有緩和跡象,這部分非常重要。

徐遵慈表示,若能穩定兩岸的關係不致惡化,將有助於台灣一些產業能夠持續穩定在中國市場上的供應鏈,更重要的是,能讓台灣產業留在台灣,而不是因為沒有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的優惠後,就得要轉至東南亞國家,之後再轉進中國大陸。

她強調,兩岸關係能否止跌,穩定現在已有的雙邊優惠及合作,顯得非常關鍵。

政大國關中心副研究員曾偉峯則認為,賴總統在此場合上不談兩岸關係,必定有其意義及意涵。若從他談話中的論述及語調觀察,其中蘊含「3個轉向」。第一,是「轉向低調」,賴總統於去年520就職演說,是從兩岸關係開場,再談到了台灣民主化,相信許多人在關注今年520,賴總統可能會出現關於兩岸方面的新論述,但結果沒有,看來似乎是要以低調姿態進一步緩和兩岸關係。

第二,曾偉峯表示,是「轉向美國」。賴總統在去年就職演說,講了7次中國,完全沒有提到美國;但這次就職週年談話中,情況卻恰好相反,講出了7次美國,沒有提及中國。「這個也是一個很明顯的轉向,如果這樣的語氣代表我們政府的關注焦點,我們可以說看起來過去是為了聚焦在因應中國威脅,到現在其實是要去把重心放在搞好對美關係上面。」

第三,曾偉峯表示,是「轉向合作」。他分析,雖然賴總統在談話時有提及所謂的國家安全,但他認為更多是放在合作及交流上,例如賴談到朝野合作,以及在對等尊嚴下能跟中國進行交流與合作。

不過,曾偉峯強調,這三個轉向均未涉及原則及立場的轉變,仍是在所謂主權論及兩國論的基礎上,因此屬於戰術性的考量,而不是戰略性的要追求兩岸關係的和緩,但不論如何,兩岸之間的衝突已經出現一定程度的降溫。

政大國關中心主任王信賢表示,過去10天,賴總統接受非常多媒體的專訪,其中有很大部分在談論兩岸關係,因此賴總統是把這部分放在媒體專訪中,但就內容看來,針對性已沒有那麼強,是在慢慢地放緩。

王信賢表示,據他觀察,由於北京高層尚未對賴總統的談話定調,因此國台辦只能先按照過去方式做出相關回應;但從中國官方今年把有關兩岸關係的會議全部都移到520之前舉辦,由此可見北京跟國台辦針對賴總統就職週年的談話,其實是嚴陣以待的。

王信賢指出,既然中國官方將這些會議都往前移,且是在諮詢了許多學者的狀況底下,它一定會設定「高、中、低」,即賴總統講了什麼話,我們應該要做何回應。

王信賢認為,在他看來,賴總統少提,以及在這一、兩週所接受專訪的狀況底下,從國台辦的角度來設定,戰術上應該是屬於中低層次,因此在回應時還是「行禮如儀」,用過去方式來做回應。

針對台灣、中國與美國三方關係,王信賢解讀,台灣跟中國之間,其實還是在「各取所需」,因為從北京角度而言,現在最大的不確定性,並不是賴總統,而是美國的川普總統;從台北角度而言,最大的不確定則不在於中國的習近平,同樣也是川普。所以台灣與中國在面對各自外部最大的不確定狀況下,就是「你講你的、我講我的」,是各取所需。

政大國關中心兼任研究員劉復國強調,美中台的關係,目前就在等待川普跟習近平何時會面。他指出,當兩人見面後,可能會就貿易戰、科技戰及整體雙邊關係定調,到時將會影響美中台的互動關係。

劉復國表示,在美中關係尚未定下之際,賴總統的週年談話展現柔軟,不去碰觸兩岸敏感議題,且他也期待,藉此能讓原本緊繃的兩岸關係,帶來新的可能性。

賴總統520談話 葛來儀:聚焦國內強調台灣屬世界

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The German Marshall Fund)印太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近日以電子郵件回覆中央社記者提問說,賴總統在演說中適當地聚焦台灣國內議題,而他在兩岸關係上的立場,先前已經在其他演講上清楚且堅定地表達出來。

前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副處長葛天豪(David Keegan)則認為,賴總統強調的願景是「這是一個世界的台灣」,一個致力於推動國內繁榮及社會、政治穩定的台灣。中國僅僅為對台灣韌性的一項挑戰,賴總統所描繪的台灣並不是由中國或兩岸緊張局勢來定義的。

談及兩岸緊張關係有無可能改善,葛來儀分析,北京持續對台灣施壓,明確傳達出對賴總統的不信任,中共僅願意在其設定的前提下跟台灣進行對話,而這些條件對執政的民進黨政府來說是無法接受的。雖然兩岸在短期之內恢復對話的機會不大,但她相信,雙方都不希望爆發軍事衝突。

前AIT理事主席、現為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非常駐資深研究員卜睿哲(Richard Bush)受訪時說,賴總統看來是重申了處理當前兩岸局勢的基本立場。

卜睿哲認為,賴總統的前提是,造成兩岸緊張局勢的根源並非是台灣。相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自2016年以來使用「非暴力脅迫」政策,才是造成了兩岸關係改善的阻礙。如果北京能夠展現克制,兩岸共存的機會就會出現。

葛天豪表示,短期內並沒有辦法能夠降低兩岸的緊張情勢,但可預防情況惡化,例如:台灣不斷強化自我防衛能力,加強對「統戰威脅」的抵抗力,以及中共降低在台灣附近進行軍事活動的規模及頻率。

由於賴總統在演說中提及,台美關稅談判經前一輪實體磋商之後,過程順利,政府也會爭取最好的談判結果。他還引用聖經箴言的「鐵磨鐵,磨出刃來,朋友相感,也是如此」來形容台美之間難免有磨擦,但終究能夠磨合。

葛來儀表示,台灣跟美國進行關稅談判所面臨的挑戰,跟其他國家遇到的情況類似,談判內容涵蓋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她認為,台美雙方都帶著誠意在協商,致力達成互利結果。

葛天豪表示,相較於其他貿易夥伴,台灣具備了一些優勢,例如:身為資通訊、人工智慧(AI)方面的關鍵夥伴,這些均是美國希望快速發展的領域。但台灣在安全上依賴美國協助,華府可能會利用這點,要求台灣做出更多的讓步。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