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走向三大情形 中國出口商進退兩難(圖)


美中貿易戰
美國連番加碼關稅,中國出口商進退兩難。(圖片來源:Dilok/Adobe Stock)

【看中國2025年4月28日訊】(看中國記者高芸編譯/綜合報導)在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連番加碼關稅、政策頻繁變動下,中國出口商正面臨極大的不確定性。《華爾街日報》總結了未來美中貿易戰可能發展的三種情境,以及其對中國出口商的影響。

關稅飆升 出口商疲於應對

過去一個月,川普政府對華關稅數度調升,從34%一路升至145%,部分產品甚至高達245%。越南、柬埔寨等中國商品轉口國也一度被加征近50%關稅,後又暫緩90天執行。電子產品則率先被豁免高關稅。儘管美國官員曾暗示與中國展開談判,但中方隨即否認。4月25日,多家中國晶元進口公司證實,對美國流片晶元的進口關稅已從125%降為零。

香港出口服務商GenPark創始人龐國強(Chris Pang)指出,在此局勢下,出口商舉步維艱。一項針對數百家中小品牌的調查顯示,超過半數出口商預計2025年業績將比去年下降。其中,約20%預期下滑在30%以內,另有20%預計下降30%-70%,9.42%的商家預計業績下滑超100%。

美中貿易戰三種可能走向

根據專家及業者分析,未來美中貿易戰可能出現以下三種情境:

1.高關稅持續數年

歷史顯示,川普在2018年發動貿易戰後,多輪加征的關稅至今已有7年,即便拜登政府上臺後也未完全撤銷。若高關稅局面持續四年,將對出口商形成長期壓力。

龐國強表示,高關稅推高了品牌方和供應鏈的成本,北美消費者購買意願受挫,工廠生產活動明顯減少。經濟學人智庫(EIU)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蘇月指出,如關稅長期維持在100%以上,且美國方同步對其他國家加徵50%關稅,將引發全球貨幣貶值競賽和出口國家間的競爭加劇,全球市場失衡風險上升。

若只對中國征高關稅且嚴格限制轉口,出口商或將轉向生產零部件和半成品,在第三國組裝成品出口。部分品牌已啟動「外貿轉內銷」,轉向中東、歐洲、東盟等市場以分散風險。

龐國強舉例,有中國出口商在高關稅後繼續大量發貨,企圖在其他商家斷貨時搶佔北美市場定價權。但整體來看,穆迪分析(Moody’s Analytics)預期,中國經濟增長率將在高關稅環境下放緩最多1.5個百分點,從4.5%降至3%,低於5%的官方目標。

2.關稅短期大幅下調

近期,川普表示高關稅「不會維持」,暗示政策轉向。《華爾街日報》報導稱,川普政府正考慮將對華關稅下調50%以上,部分商品稅率降至35%-65%,甚至進一步放鬆對非國家安全相關產品的限制。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Bessent)也表示,高關稅不可持續,預期雙方將展開緩和貿易緊張局勢的談判。

龐國強說,一旦關稅下調,積壓訂單將迅速發貨,出口商將迎來短期回暖。蘇月也指出,若美國關稅降低,中國可能增加自美進口,同時減少從日本、德國、俄羅斯、沙特等國的採購,導致與這些國家的經濟關係趨緊。

荷蘭ING集團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宋林(Lynn Song)強調,若美國先行示弱,中國將在後續談判中佔據有利地位。

3.關稅反覆拉鋸

類似2018年第一階段貿易戰,中美雙方可能在關稅加碼與暫緩之間反覆拉鋸。

目前尚無明確談判跡象。4月24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回應稱,關於中美正在談判的說法是「假消息」。不過,中國央行行長與財政部長已赴華盛頓參加G20部長級會議,外界推測可能存在非正式接觸。

在關稅反覆搖擺下,出口商和供應鏈將面臨巨大不確定性。龐國強指出,許多品牌和供應鏈正在北美、東南亞、南亞和東歐設立倉儲和生產中心,以分散風險,靈活應對關稅波動。

宋林則提醒,儘管短期可通過轉口和物流調整規避部分風險,但美國最終可能加強原產地審查,打擊僅更換標籤或含有大量中國產部件的產品。

總體來看,無論哪種情境,中國出口商都難以獨善其身。外貿轉向、供應鏈再布局,以及降低對美依賴,正成為他們不得不面對的選擇。

專家:中方正在「讓步」 但不願公開承認

與此同時,有跡象顯示,中國政府正悄然在關稅問題上向美國讓步。

蓋特斯通研究所(Gatestone Institute)高級研究員章家敦(Gordon Chang)在接受福克斯財經頻道節目《Varney&Co.》採訪時表示,中國雖然沒有公開宣布,但實際上已經在某些領域「默默地讓步」。

章家敦指出,在川普透露已與中方就貿易問題進行多次溝通後,中方實際上已對部分美國產品,如航空產品、工業化學品和半導體,免除了原本高達125%的關稅。

「這是典型的中(共)式做法,實際上是在讓步,但又不願意公開承認正在讓步。」章家敦說。

週五(4月25日)早上,川普在白宮草坪接受記者提問時,被問到上一次與中共黨魁習近平通話的時間。川普回應稱:「我不想對此發表評論,但我和他多次通話。」隨後,當被追問通話內容時,川普表示:「到適當的時候,我會告訴你們。看看我們能否達成協議。」

儘管中共宣稱並未與美國就貿易問題展開談判,但《路透社》報導稱,中國商務部的一個工作小組已開始收集可豁免關稅的商品清單,並邀請企業提交相關申請。

美國認為當前局勢「經濟上不可持續」,並已為部分電子產品提供關稅豁免。儘管如此,北京依然表現出強硬態度,稱除非美方撤銷關稅,否則中方將「戰鬥到底」。

章家敦預計,美中關稅博弈可能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他認為,習近平將自己困在了一個「難以自拔的角落」。「如果習近平最終同美國達成協議,他必須向中國人民作出解釋。這對他來說將極為困難。」

章家敦補充說,鑒於習近平多年來對內宣稱抗美立場堅定,他很難轉彎而不削弱自己的政治權威。

在分析中國當前經濟形勢時,章家敦指出,中國目前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和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均為負值,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乏力,稅收在第一季度出現下降,這些都是中國經濟脆弱的跡象。

此外,他還提到,印度近日對鋼鐵產品加徵12%的關稅,明顯是為了防止原本應出口到美國、現可能轉向印度市場的中國鋼鐵產品衝擊本國市場。他預計,未來將有更多國家採取類似措施,這將進一步加劇中國的出口困境。

章家敦表示,在全球「去全球化」趨勢加速的背景下,中國經濟面臨的挑戰將更加嚴峻。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