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村莊一個村莊消失」中國每天消失170個村莊(組圖)


火葬場
2022年12月22日,北京一家火葬場外面排長隊,疫情大爆發致很多殯儀館不堪重負。(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4月22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木子綜合報導)進入2025年以來,中國大批博主發現了大量無人村無人鎮、鬼城,質疑中共聲稱的14億人都哪去了。中共官媒今年2月報導平均每天有100多個自然村消失,網傳每天多達170個自然村蒸發,而中國疫情肆虐期間大量民眾死亡。世衛組織最新提醒,下次疫情大流行可能會隨時爆發。

官媒:每天有超過100個自然村消失 超出想像

央視新聞今年2月24日報導,一組令人震撼的數據:自1985年至今的40年間,中國自然村數量減少約150萬個,行政村數量也縮減近50萬個。這意味著平均每天有超過100個自然村消失,村莊的減少速度遠超大家想像。

報導稱,地方政府通過「撤村並點」推動資源整合,例如浙江將4.7萬個自然村歸併為2.1萬個中心村,山東推行「兩區同建」,合併村莊建設成萬人社區。據中國住建部統計,全國農房空置率已超過百分之30,部分山區甚至達百分之70。

大陸社交平臺抖音博主「清華老爸王老師」4月21日發布視頻說,「我們現在很多的土地,已經沒有人了,一個村莊一個村莊的消失,只要等這批老年人壽終正寢,這個村莊就沒了,一批一批的沒,最終你會發現,我們雖然有這麼廣大的地方,我們真正住人的地方很小。」

村莊
「一個村莊一個村莊的消失」。(圖片來源:抖音截圖)

中國每天消失170個村莊 博主質疑人都去哪裡

《乾淨世界》平臺「第三支眼睛」4月19日視頻消息,大陸多地博主紛紛發布視頻,震驚城市沒人,農村沒人,商場沒人,飯店沒人,街上沒人,到處空蕩蕩,還存在大量無人村、無人鎮、鬼城,質疑14億中國人都去哪了?

博主紛紛說,「咱們大濟南的人都上哪了?」「九江的人都去哪裡了?」「真沒想到啊,天津這個1000多萬的特大型城市,竟然出現了一個奇怪的商業現象…現代的人都不知道去哪了!更詫異的是,全國的各地城市都屢見不鮮!」「這五年,最大的謎團是人去哪了!」……

據中共住建部數據顯示,從2000年至2023年,中國自然村的數量從363萬個,跌至234萬個,相當於每天消失170多個村落。由於死亡人數高於出生人數,中國2024年的人口總數仍在下降,而且是連續3年下降。

三年疫情中國死亡幾億人 殯儀館工人加薪1萬元封口費

「第三支眼睛」指出,中共一直隱瞞真實死亡人數,但現在越來越瞞不住了,由於人口銳減,各行各業都面臨生存危機,中國人也越來越意識到,人口不可能是中共公布的14億。最反常的是,現在很多行業蕭條,但殯儀館近幾年卻一直在高薪招人。據知情人透露,殯儀館職工的工資目前已經多出10000塊錢的「封口費」。

現在疫情仍在持續,包括很多年青人紛紛離世。有江西網民說,「2020年我們村1320人,2025年我們村985人」。湖北網民說,「好多人都死了,都不敢說」。有四川殯葬師說,「我這火葬場生意好的很!爐子都不夠用!現在才又增加了幾個爐子」。

那麼中國的人口到底減少了多少?2023年1月15日,法輪功創始人李洪志大師就曾指出,三年多來,中共一直在掩蓋疫情,中國的疫情已經死了4億人,這波疫情結束的時候中國會死5億人。

世衛組織提醒:下次疫情大流行可能會隨時爆發

4月7日,在世界衛生組織《大流行協定》政府間談判機構第13次會議開幕式上,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發表致詞時指出,下一次疫情大流行可能會隨時爆發,各國必須加快就防疫協議達成共識。

譚德塞提到,國際社會當前正被衝突和地緣政治、經濟動盪所困擾,但是,潛在的大流行病不會等到局勢穩定了才出現,它「有可能發生在20年或更久之後,也有可能發生在明天。但大流行遲早會發生」。

譚德塞強調,COVID-19大流行導致的死亡人數官方公布的數據為700萬人,估計實際死亡人數高達2000萬,經濟損失也超過10萬億美元,凸顯大流行病所帶來的巨大破壞力。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