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2日,一艘貨櫃船停靠在香港葵湧貨櫃碼頭的鳥瞰圖。(圖片來源:PETER PARKS/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4月14日訊】(看中國記者陳靜綜合報導)應對川普145%的對中關稅,習近平近日祭出反制四大招,企圖以強硬手段回擊,以穩住自己的地位。
第一招:500億美元「金融核彈」——拋售美債
據多方消息指出,北京已下令大規模拋售美國國債,首波規模達500億美元,剩餘7,100億美元的部位將依計畫逐步出清;中國存放在聯準會紐約分行2,262噸黃金,也已運回北京及上海金庫存管。
這一動作不僅象徵「經濟脫鉤」的具體實踐,更被視為金融戰場的「核選項」。
美債長年以來是中國外匯儲備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目前仍是美國第二大海外債權國。若中國持續減持美債,不僅會壓低債券價格、推高殖利率,也可能衝擊美國資本市場穩定。
事實上,自消息傳出後,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已明顯飆升,7日在3.88%附近,到4月中旬已飆漲到4.58%;資金市場波動劇烈。
凱投宏觀首席亞洲經濟學家威廉斯說,中國如大量拋售美國公債,不只美國會遭受打擊,中國也將重傷。一旦中國決快速拋售美債,將引發美元暴跌,也會重創中國手中剩餘的美元資產價值。即便全數出清美元資產,中國該如何處理收益或另行投資,沒有太多的選擇。且投資收益一旦回流中國,將刺激人民幣快速升值,會嚴重衝擊出口競爭力。
第二招:「離境退稅」全面上路,刺激出口+加速去美元化
另一項策略,是中國對出口企業推出升級版「離境退稅機制」。簡單來說,就是中國企業出口商品後,在美元結算完成前即可申請稅款退還,大幅減輕企業現金流壓力。
分析認為,這招有兩個效果:一是透過政策補貼減緩關稅衝擊,確保中國出口企業不致崩潰;二是鼓勵企業更多使用人民幣或其他非美元結算貨幣,加速中國「去美元化」進程。
中國國家稅務總局也同步放寬退稅門檻與時程,讓地方政府可以「就地快退」,強化出口競爭力。這在內部傳遞了明確訊號:「中美打歸打,出口不能停」。
第三招:定點打擊紅州,針對川普(特朗普)票倉「開火」
觀察發現北京鎖定川普支持者高度集中的地區進行報復性限制。據《政治報》報導,中共正利用非關稅壁壘對川普支持者集中的共和黨控制州(紅州)實施精準打擊。例如,中國以「轉基因」或「衛生問題」為由,拒絕續簽數百家美國肉類加工廠的出口許可證,影響牛肉、家禽等農產品出口。
在能源領域,中國同樣採取行動。據《每日郵報》引述Kpler數據,2025年中國僅進口一批美國液化天然氣,遠低於2024年同期的14批。
第四招:習近平緊急出訪東南亞三國 意圖穩盤抗美難挽頹勢
在美中關稅戰升溫之際,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展開對越南、馬來西亞及柬埔寨的出訪行程,意圖拉攏東南亞盟友對抗美國。中共官媒稱此行「具有重大意義」,但專家指出,東南亞多國普遍採取「不選邊」策略,習此行難扭轉中國國際處境的被動局勢。
越南為避免遭美課徵46%對等關稅,擬打擊中企透過「洗產地」規避關稅的行為,顯示其更傾向與美合作。馬來西亞雖親中,但作為2025年東盟主席國,也強調東盟集體反對對美報復;習此行更多為爭取信任而非主導合作。
柬埔寨與中關係密切,雙方甚至舉行聯合軍演,但其亦低調處理對美關係,避免受制裁。專家總結:東盟重視美國市場、與中國存在貿易逆差,不可能全面倒向北京,中共「撒幣外交」正轉為「挽救信心之旅」
美中新冷戰,進入第二回合?
川普與習近平的經濟角力再次升溫,這次不再是單方面的施壓與被動應對。中共拋售美債、補貼出口、定點報復,再加上強勢宣傳,緊急出訪東南亞三國,看來是北京準備長期抗戰的意思了。
而這場「關稅大戰」的真正結局,恐怕不會只是經濟數據上的勝負,更將重塑未來全球貿易與金融秩序。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