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1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中)、國務院總理李強、常委王滬寧、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蔡奇、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在中國北京人民大會堂出席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閉幕式。(圖片來源:Lintao Zhang/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4月8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淨瑤綜合報導)自去年的三中全會過後,黨魁習近平是否軍權或大權在握已成為輿論關注焦點。近期中共官媒出現了異象,分析認為,這印證了習近平已進入了告別式。
權力縮水 版面也縮水一半?
兩會召開過後,習近平的活動不算很多。3月31日,他主持了中央政治局會議;4月3日,他在北京豐台區永定河畔參加植樹活動。而最近官媒上也沒有任何習近平的新活動報導,只有「總書記的一週」以及一些過去的東西,例如習近平經濟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習近平論現代化的西班牙文出版等。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官媒人民日報報導習近平出席4月3日的植樹活動時,版面卻比往年縮水了一半。
Xi Dynasty在自媒體節目中分析了有關習近平的報導在人民日報的版面上大幅度縮水的現象。
Xi Dynasty指出,每年例行的植樹活動,人民日報在報導時從往年的顯赫排版到今年的異常低調,絕非偶然,這是權力已奔向轉變的直觀體現。
「共匪的黨八股文化十分變態,從兩會上女服務員用一根線來測量擺茶杯就知道人民日報用多大的版面是有講究的,不是一個小編想怎麼排版就怎麼排版。那是層層審批,最後甚至可能是政治局常委在把關。」
從2022年到2024年,習近平植樹活動在人民日報的頭版佔了三分之二的版面,並且採用長欄、擴欄的設計,配以大字號標題和醒目的照片,以凸顯習近平的核心地位。
2022年與2023年,人民日報有關習近平的植樹報導。(視頻截圖)
2024年與2025年,人民日報有關習近平的植樹報導。(視頻截圖)
但是在2025年4月4日的報導,不僅版面只剩下一半,連照片和形象也大幅度縮小,甚至沒有突破左半區,完全沒有了氣勢。Xi Dynasty表示,這種變化在中共官媒的嚴格規矩下,絕不可能是編輯失誤,「而是政治信號的明確釋放。」
在中共的宣傳體系中,版面設計是權力大小的晴雨表。頭版頭條的上半區、左半區是至高無上的位置。長欄、擴欄更是黨魁權威的象徵。習近平過去幾年享受的待遇表明了習掌控了輿論機器,瘋狂的進行個人崇拜的宣傳,將個人形象塑造成無可撼動的樣子。
「但是,今年的版面已經縮水、氣場不再。與此同時軍中習派系的上將包括何衛東、苗華等人被查,軍委中習近平已經是名副其實的變成了光桿司令。」Xi Dynasty說。
習又重病了?
旅美政論家陳破空則指出,習近平的活動極少,但官媒仍以頭版頭條報導「總書記的一週」來突出習近平有三種可能性。
第一種可能性,習近平鯉魚翻身「反撲」,中共又從集體領導回到習大權獨攬。不過,陳破空認為,這個可能性不大,因為習近平已經喪失軍權,現在軍權已歸張又俠。苗華、何衛東等頂級中央軍委委員、軍委副主席、政治局委員都被抓了,習變成了光桿司令。人事大權也不在習手上,從習親信李干傑轉到了有團派胡派背景的石泰峰手上。
第二種可能性,習近平又重病了。為了掩飾重病,不能出來活動,官媒又登一些其他的東西來掩飾。陳破空表示,習近平在2月底到3月底停止了外事活動,到3月底短暫出來參加了一個外事活動,現在又停了。
在植樹活動上,習滿臉病容、精神不振,連提半桶水也要小學生幫忙,顯示出他身體狀況不好。
另外,有一個現象值得關注,那就是官媒在刊登「總書記的一周」時,下面卻出現另一則新聞《王滬寧會見芬蘭議長》 。
陳破空指出,如果在以前,芬蘭議長訪問中國,首先要見的就是習近平,而不是王滬寧。「上面寫著總書記的一週,下面寫著王滬寧會見芬蘭議長,給人的感覺好像王滬寧已經當了總書記,不知道黨媒黨報是不是有這個暗示,表示王滬寧要臨時接班。」
習進入了告別式
第三種可能性,告別式。陳破空認為,習近平要告別了,所以要給足他面子,給足他下台階,把他這些哪壺不開提哪壺的東西再來說一遍。
「我認為在三種可能性裡面,更大的可能性是送別習近平,甚至有可能發出了一個信號,就是召開四中全會的氣氛和條件已經具備了, 差不多已經水到渠成。所以這時候黨媒黨報刊登習近平的這些東西,可能是為四中全會造勢鋪墊,為習近平平緩走人。請神容易送神難,送走習近平是中共黨內的一個頭痛課題。」陳破空說。
去年三中全會召開過後,中共政局出現了突變。網傳習近平在三中全會中風倒地,習的軍權旁落張又俠。之後,大批習的軍中親信落馬或「失蹤」。有分析認為是習在進行清洗,但也有分析認為是反習勢力在拿下習的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