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建築示意圖(圖片來源:unsplash)
【看中國2025年2月25日訊】(看中國記者盧乙欣綜合報導)香港政府最新的《財政預算案》將於明天(26日)公布,「劏房支援連線」((簡稱連線)近日表示,為在輪候公屋的基層家庭而設的「現金津貼試行計劃」將於6月結束,許多受助人將難以應對沉重的經濟負擔,呼籲港府延長及擴大支援措施。
根據海外中文媒體報導,「現金津貼試行計劃」是自2021年6月推出,原本訂定去年6月終止,但後來又延長1年至今年6月。截至去年2月底,房屋署已經向約97,500個受惠住戶(共計約26.9萬人)發放約42.5億元現金津貼。
「劏房支援連線」從去年10月14日至12月19日透過網絡問卷訪問多個地區的不適切居所居民,最終成功收集到247份的有效問卷。
調查發現,有91人(36.8%)領取「現金津貼試行計劃」津貼,最多人(36%)領取4人津貼(3,050元),其次是三人津貼(27%)。有近八成半民眾表示,津貼主要是用在支付租金一事上。如果未來失去津貼,有近六成受訪者會減少租金及食品開支,有37%受訪者會削減教育支出,包含補習、學習班等,有30%受訪者會減少娛樂及文化開支,有20%受訪者則會減少醫療服務及其它雜項開支。
調查發現,有七成半津貼領取者認為津貼金額不足,認為足夠的民眾僅27%。84.1%受訪者(106人)希望可以領取津貼直到遷入公屋,有46.8%受訪者(59人)希望增加津貼金額,另有46.0%受訪者(58人)希望計劃恆常化。
針對應該放寬津貼對象問題上,57.9%受訪者(73人)認為應該涵蓋輪候公屋未滿3年者,其次是非長者單身人士(44人),以及符合公屋資格但沒有申請者(41人)。
「劏房支援連線」強調,「現金津貼試行計劃」現金津貼有效減輕基層家庭的租金負擔並支持子女教育。若失去津貼,他們可能被迫搬遷至更差的居住環境,無助改善生活條件。為應對津貼取消,大部份受訪者選擇減少食品開支,可能影響兒童營養與健康。其次,減少教育支出將窒礙學習與興趣發展,對未來成長造成不利影響。
團體建議港府應該將計劃恆常化,也應將受惠範圍擴大至更多的低收入家庭,並認為公屋輪候時間過長及私人市場租金高企,成為基層家庭經濟困境的根本原因,短期津貼難以幫助民眾解決問題,呼籲港府必須加快公屋建設,提升供應量,進一步從根源上改善市民的居住環境。
另據美國之音報導,「劏房支援連線」、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等多個民間團體本月10日趁著「規管簡樸房諮詢」最後一日,聯同數10名居住在劏房、板間房及床位的住客,前往房屋委員會總部以「一人一信」方式向港府提交意見,並呼籲當局立法取締「籠屋」及床位,以保障市民的基本住屋權。
行政長官李家超於去年10月中在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較為明確的取締劣質劏房措施,將立法規管合資格的劏房,並改稱「簡樸房」,並展開為期兩個月的公眾諮詢。有基層市民擔憂,政府執法是「雷聲大,雨點小」。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