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夜 軍隊突然調轉槍口 北京驚傳槍聲(視頻)

發表:2024-05-30 15:3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9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大家好,歡迎來到《看風雲》節目。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

1、「六四」天安門事件35週年紀念日,馬上就要到了,親歷者回憶起當年的那一幕,中共動用機槍和坦克殘害人民。

2、在三中全會前,習近平邀改革派經濟學家周其仁參加高層經濟會議,釋放甚麼信號?

「六四」35週年

今年是北京「六四」天安門事件35週年,全世界多地陸續開展紀念活動。「六四」親歷者袁紅冰教授表示,他從中得到的啟示是,中國要想得到自由民主,必然要通過一場全民反抗和人民起義來摧毀中共暴政。

中國共產黨一直宣揚自己與中國人民「血肉相連」,軍隊是「人民的軍隊」,然而,1989年6月4日凌晨,更準確地說,從6月3日深夜起,中共命令軍隊調轉槍口,直接對準了毫無防備的普通市民和學生。數百名、數千名學生和市民倒在了「人民軍隊」的槍口之下。

胡耀邦1987年1月,因為支持「資產階級自由化」被被迫辭職。

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逝世。兩天後,學生們發起對胡耀邦的悼念和示威活動。這是「天安門民主運動」的起因。

在這場持續了差不多50天的抗議活動中,教師、知識份子、記者、工人和其他平民等陸陸續續加入進來,全國各地許多城市也先後舉行了各類抗議活動。

其實中共高層對「是否調動軍隊實施戒嚴」的態度也是不同的。鄧小平提出戒嚴後,李鵬、姚依林同意,趙紫陽、胡啟立反對,喬石中立。後來,鄧小平不得不召集顧問委員會,戒嚴提議才得以通過。

當時的中共中央總書記趙紫陽因為公開表示同情學生、反對武力鎮壓,招致了鄧小平的不滿,鄧小平實質上是中共最高領導人。「六四」後,趙紫陽被免去黨內外一切領導職務,並遭到軟禁。

軍隊中對戒嚴也有不同的聲音。被調集到北京參與戒嚴的38軍軍長徐勤先率先抗命,徐勤先後來被軍事法庭判處四年有期徒刑。

不幸的是,38軍後來成了戒嚴部隊中下手最狠的兩支隊伍中的一支。另一支是空降兵第15軍,是解放軍最精銳的特種部隊。

六四戒嚴部隊中消極抗命的還有第28軍軍長何燕然和政委張明春,後來兩人都被降職。

李曉明當時是解放軍39軍116師的一名中尉,他說,由於他所在師師長許峰的消極抗命,他們部隊晚了整整一天,才於6月5日早上到達天安門廣場。

「六四」親歷者袁紅冰教授畢業於北京大學法律系,後來留校任教。在1989年天安門學潮期間,他因建立「北京大學教師後援團」並參與絕食活動,被學校停課審查。2004年他流亡到澳大利亞。

他告訴大紀元,在中共鎮壓前,抗議的學生沒有得到任何風聲。

他說,因為在此之前,我們北京大學的一些青年教師,找過聶榮臻元帥,找過徐向前元帥,找過國防部長秦基偉,我是北京大學教師後援團的團長、發起人。彙集到我們北京教工後援團的信息是,這些元帥,包括秦基偉,他們都說,人民的軍隊絕對不會向人民開槍。而且我們當時也聽到,青年教師也在準備策反這些軍隊的高級軍官,大家都比較樂觀,看來這個戒嚴命令是執行不了的。

6月3日晚上,中共當局發布緊急通告,宣布戒嚴部隊將強行清場。

根據歷史文獻學者吳仁華的研究,當年中共共調集了19支部隊,差不多20萬名軍人,進駐北京實施「戒嚴」。

從6月3日晚上10點起至6月4日凌晨,荷槍實彈的軍隊開著坦克和裝甲車,在北京城的大約190多個地段與手無寸鐵的學生和市民發生激烈衝突。

據美國之音報導,吳仁華當年親歷了天安門「清場」的全過程。

他說,6月4日清晨6點多鐘,我與大約3000名的同學撤離到了西長安街的六部口。我們靠在路邊行走,當時有三輛天津警備區第一師的坦克,發射軍用毒氣彈,導致北京商學院的一名19歲的女學生龔紀芳喪生。在那個地方,一輛編號106的坦克從後面衝入學生隊伍,導致11名學生當場死亡,受傷者更多。

方政當時是北京體育學院的大四學生,6月4日他失去了雙腿。他跟從天安門廣場撤退的學生走在西長安街,一輛坦克突然衝過來,他迅速地把一個昏倒的女同學往路邊護欄上推,自己卻來不及躲避,雙腿遭到坦克碾壓。

6月4日早晨6點,北京國際廣播電臺播出了這樣一則消息:「請記住1989年6月3日這一天,在中國的首都北京發生了最駭人聽聞的悲劇。成千上萬的群眾,其中大多是無辜的市民,被強行入城的全副武裝的士兵殺害。」「目擊者說,有些裝甲車甚至輾死那些面對反抗的群眾而猶豫不前的步兵。」

後來,這則新聞的作者被判刑入獄四年。

6月3號晚上袁紅冰聽到廣播通知戒嚴,知道事情嚴重了,趕緊騎自行車出去,當時軍隊已經開始開槍了。在長安街,很多北京市民都躲藏在街道旁邊的矮樹叢中,向軍車扔磚頭。

他說,「我向天安門廣場六部口移動,在那兒我親眼看見,一群學生從天安門廣場跑出來,中共的坦克車從後邊追過來,因為路邊都有鐵柵欄,坦克車就把學生的身體在鐵柵欄那兒一擠,導致很多學生喪生。」

「到了天亮的時候,我騎自行車到各個大學去看,很多大學的門口都堆著學生的屍體。後來聽說,那天晚上中共讓它的黨衛軍都吃了興奮劑,所以才能夠那麼瘋狂地屠殺。」

6月4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節目的主持人薛飛、杜憲身穿一襲黑衣、以沉痛的神態播報新聞。杜憲最後以「請大家記住這黑色的日子」作為新聞的結語。此後不久,兩名主持人被調離央視新聞聯播節目組。

「六四」究竟造成多少人死亡?中共迄今也沒有公布具體的死難者名單和傷亡的人數,更談不上賠償。

在中共的敘事中,1989年學生運動是一場「反革命暴亂」,由於「暴徒」襲擊軍人,戒嚴部隊不得不進行反擊。

歷史學者吳仁華在研究了六四後中共的有關「共和國衛士」的宣傳資料後,認定「暴徒襲擊軍人」是一個謊言,因為戒嚴部隊開槍在前,民眾反抗在後。

他說:「總共15名戒嚴部隊官兵死亡,其中只有7名因為民眾暴力行為造成死亡。官方資料清楚顯示了15名官兵的死亡原因、死亡地點和死亡時間。」

回憶當年的慘況,袁紅冰從中得到的啟示是,「中國要想得到自由民主的拯救,必然要先效法前蘇聯人民,通過一場全民反抗,只有人民起義才有可能摧毀中共暴政。沒有人民的覺醒,中共暴政是不可能垮臺的。」

習近平要打「改革」牌?

中國經濟陷入危機,中共高層束手無策,導致20屆三中全會一直拖延到今年7月舉行。習近平5月23日在山東濟南主持召開了企業家和專家座談會,為三中全會做準備。

由於習近平很少主持企業家座談會,而且當天改革派經濟學家周其仁還在會上發言,因此有媒體解讀,中共高層借這次座談會釋放一個明確的信號,那就是三中全會一定會全面深化改革。

不過,觀察人士分析認為,習近平空話連篇、進退失據,預示著三中全會沒有戲碼,甚至可能會退回到計畫經濟模式。

習近平近日在座談會上表示:「面對面聽取大家的意見和建議。」

9位企業家代表和專家先後發言,其中最受關注的是73歲的著名經濟學家周其仁,他也是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

周其仁一貫反對政府干預市場,因此被視為市場派經濟學家,他還寫過一篇《紫陽印象》長文,紀念趙紫陽,因此有人把他視為「趙系人馬」。

他在座談會上發言引發諸多猜想。有人認為,這標誌著周其仁的私有化經濟主張又重新回到中共高層的視野,意味著中共將繼續推進市場化改革。

不過,香港《星島日報》發表紀曉華的評論文章,認為上述解讀是誤讀。

文章表示,周其仁是溫和的市場派,目前仍是央行貨幣委員會委員。他在座談會上的發言大概只有10分鐘,主要觀點是「增強人民群眾改革獲得感」,官方並沒有讓他宣揚頂層設計、產權制度等觀點。

雖然習這次座談會上強調「深化改革」,但也聲稱,改革無論怎麼改,堅持中共的四個堅持絕不動搖。因此,紀曉華認為,將三中全會與「私有化」改革聯繫起來,是想多了。

媒體人顏純鈎28日在臉書撰文表示,這個會表面上是習近平聽取專家學者的意見,實際上是習在對日後中國經濟發展道路「指明方向」。

「官媒對專家說了什麼隻字不提,而是把習近平那些說爛了的空話,又連篇累牘重複一次。」

文章說,目前中共正處於民心渙散,制度失衡,內外壓力山大,呈現分崩離析之勢。那些對三中全會抱有期望的人未免太天真了,習近平的那些空話解決不了現在的難題,更解決不了未來的難題。

中共體制內前官員杜文在海外X平臺發文分析,本次三中全會的改革決議大概率將趨於計畫經濟的改革方案。習近平的講話顯示出他對市場經濟的深度懷疑和對黨權控制的極度重視。改革的方向似乎並不是為了真正解放市場活力,而是為了鞏固和擴大黨的權力。這樣的改革路徑,或將使中國經濟逐步回歸到更具計畫性質的體制當中。

好的,今天就跟大家聊到這裡,請記得點讚、訂閱、留言,並分享給您的朋友。世事變幻,笑看風雲!我們下期節目,再見~

=====================

大家好,歡迎收看《看風雲》,我是主持人。

喜歡我們的頻道,歡迎點贊,訂閱,評論,並開啟小鈴鐺🔔就可在第一時間觀看精彩內容哦〜

《看中國》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JYH0o60tlyAdy3g5GNrKw

乾淨世界《看中國TV》訂閱頻道
https://www.ganjing.com/zh-TW/channel/1eiqjdnq7goOxWkCG46DBd41d1gt0c

来源:看中國視頻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